眾人果然早早吃完,早早休息,沒敢多吃,怕晚上難受。
翌日早上隊伍繼續行進,配合著渭水的順流,下午就來到華陰所在的黃河邊。
“就到這吧晌午吃的肉夾饃,晚上吃臊子面”朱棣不知道吃什么好了。
中午趕路,牲口休息的時候,大家沒心思做其他的菜,昨天晚上提前把肉鹵好了,餅也烙了。
天氣熱,就弄個野菜湯,大家對付一頓,晚上應該吃啥還是對付一下吃臊子面
“吃臊子面行,多做點臊子,吃著口感好。”
里長無可無不可,隊伍里的人都會做飯,想吃啥就吃啥。
于是大家開始和面、炒臊子,沒有新鮮的豬肉,拿臘肉來做。
又去河里網魚,不能真就只吃碗面,做個紅燒魚,至少算是菜,大鍋一次燉一鍋。
“河上搭個橋就好了,咱們無須費勁地用船擺渡。”
最小的老五朱橚看著隊伍正在渡河,有的人在那邊建好營地,這里是葫蘆灘,就是一個灘成葫蘆形。
形成的原因是渭水入黃河,黃河水也流動,受兩條河流的影響,就沖出來這么個灘地。
朱橚認為有這個灘地,適合建橋。
里長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來“殿下,其實北面不遠的地方有個蒲津渡,蒲津渡上有浮橋。
兩邊是大的鐵牛鎮著,從唐朝時候開始的,后來到了元朝初,因為戰爭需要,就給燒了。
接著在那個地方建了個蒲州城,專門用來防備黃河上面的危險的。
如果想要修橋,可以把那個浮橋再搭上,憑借咱們現在的技術,很輕松的。
唐朝當時的鋼鐵產量少,弄那個幾個大鐵牛,耗費了國家一半的鋼鐵。”
“啊啊有啊咱還以為別人沒想到呢該死的北元,為什么要燒了好好橋留著給百姓過河不行嗎里長,那橋漂著,船怎么過呀”
朱橚明白了后,罵一番元朝,又琢磨不明白你把河給攔上浮橋,跟正常的橋不一樣,漂在水上的,船難道不走了
“殿下,那個浮橋中間能夠打開,每天固定的時間,打開后由船給帶到旁邊,這時其他船只往來。
過了那個時間,船再帶著橋合攏,最后連上,主要是往來的船只并不多,上游是壺口瀑布,需要陸地行舟。
僅僅是壺口瀑布和下游的船只往來,陸上行舟的船不多,太難了,現在容易了。”
里長又介紹這個,他也是聽憨憨講的。
“那咱造橋不三哥,我覺得這橋很重要,可以讓你和二哥直接聯系起來,沒事兒你倆就在橋上聊天。”
朱橚年歲小,考慮著是不是再把原來的浮橋給弄出來。
“又不是牛郎織女,為何要在橋上見面”朱棡白弟弟一眼。
朱樉在那里哈哈笑,笑罷說道“看看行的話就造,最好不浮,枯水期的時候直接在河上打樁。”
今天沒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