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百姓把香椿早上采摘下來,放鹽裝進壇子里,擺在陰涼的地方,要么只能曬干,那樣口感會很差。
香椿一直都好吃,只是有的地方跟臭椿一同生長,嫩的情況下,臭椿的臭不是特別重,但吃時還能吃出來,故此有人認為香椿不好吃。
“此香椿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否”
朱棣吃一口香椿雞蛋,發現不錯,考慮讓百姓種,二哥不想種,自己的北平種。
香椿樹隨便找山坡種下,年年收獲,矮化種植,跟下丘村弄的矮桑樹一樣,方便養蠶。
現在這個桑樹矮化種植技術傳遍了大明,品種不行的話,就不停地削枝、打尖,不允許桑樹朝上長,葡萄也要打弦,否則長多了結的葡萄又小又酸。
香椿自然也是如此,南京的大棚里有種,冬天也能吃到新鮮的。
里長搖頭“只能自己吃,香椿樹各地皆有,新鮮的保存不了太久,腌制的和干的,又賣不上價錢。
只能是村子里種香椿,到了季節采摘后賣到縣城,有利于村民,無法外銷。
若殿下們非要用香椿來賺錢,可以在明年的時候收購,就地制作成香椿醬,裝在壇子中密封好。”
里長給出方法,你盯死了,必須拿香椿給當地百姓增加收入,加工吧
朱棣搖頭“百貨商店會做的,咱等百貨商店,咱找不適合種地的山,讓百姓種香椿,扦插。”
他放棄了,發現山野菜加工輪不到他,百貨商店全大明布局,自己做的那點,根本比不了。
干脆讓百貨商店收購,百姓原材料,就是賺錢少了。
一頓飯吃完,去休息,被喊來的百姓也心滿意足,魚真香,臊子面里放那么多的臊子。
百姓們覺得臊子比魚珍貴,臊子里放的不是魚肉,魚看著船跑來跑去拖網,上魚的速度才快呢
劃著小船,用麻編織的拋網捕魚的漁民羨慕壞了,蒸汽機船干半個時辰,夠自己忙一個月。
擺渡的人同樣羨慕,這邊是黃河與渭水交匯之處,劃船很難的,有漩渦。
看人家的船,轟隆轟隆地就跑遠了,什么順流逆流的,沒有絲毫影響。
天再一次亮起來,太陽升起,梳洗一番,今天早飯是饅頭和燉魚。
本地收的小根蒜直接用鹽腌漬,此時月份正好有它,當地有的叫薤白,屬于藥材,但不要后面的葉子,只要那個白色的頭。
至于為何還是吃面食,那是因為本地主打糧食作物為小麥,換成江南,就是米飯了。
隊伍沒帶那么多的吃食,最多五天的量,其他一路走一路買,一萬五千人而已,又不是十五萬。
當地有什么便買什么,周圍如果只有一個小村子,那就上山打獵,吃飯時把村民喊上,一起。
“中午能吃個炒飯不咱帶米了是吧好的粳米。”
老三朱棡不想吃面了,打算換個,秈米他不吃,就要吃粳米做的炒飯。
“成,不過要等晚上,中午咱們對付一頓就得趕路,來不及蒸飯,太慢,有現成的饅頭。”
里長同意了,再提醒一句,早上蒸了很多饅頭,為了帶著吃的,不耽誤行進,去你的地方,你不是著急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