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村頭有一棵大柳樹,一到旱的時候就流血,都說成精了,后來被雷神給收了,一個大雷下來,柳樹著火。
原來有一條小溪,源頭的泉眼里往外出魚,那魚又鮮又嫩,絲毫不腥。
“現在想想,那魚就是地下河里出來的吧后來就不出水了。”
說這個故事的里長想到了朱棡說的娃娃魚的故事,覺得兩個很像。
“還記得再哪么可以挖一挖,看看那里有沒有地下河,即便有,如果不是娃娃魚,就應該連到了其他湖面上。
而且大的魚出不來,只有小的,那邊湖的大魚就不曉得是否能進去。
若不能從其他的地方出去,魚看不到東西,最后要么變成了特殊的魚,要么餓死。
先記下,大家繼續想,什么都行,咱不怕聽鬼神的。”
朱棡知道水源最重要,如果地下河比較高,流經沒有水的地方,可以挖出來引條小河,把無法耕種的地方種上耐旱的作物。
里長們得到鼓勵,不怕說錯話,把更玄乎的事情講出來,包括自己時候不聽話被大人嚇唬講的,并且自己也給孩子們講的故事。
一直到兩點多的時候,這個午飯才結束,里長們也不回村,就在這邊陪著干活的村民們,晚上還要再吃一頓飯。
這邊沒有活兒干的村民則回去找事情做,比如把院子收拾收拾,或者撿些柴火。
山上有果樹就有其他的樹,包括荊條,找干樹枝帶回家,或者看著礙事的樹枝砍下來拖回家曬干。
荊條拿來弄柵欄,要么編籃子,一般的籃子時間長了,下面漏了就不補了,不如編新的,補的不但沉,還容易隨時散架子。
親王等人回去休息,里長繼續跟著憨憨進帳篷詢問事情,關于明天的。
晚上飯相對晚一些,百姓也不急,大家都等著吃好的,今天晚上還是魚,并且說了,有煎的魚干給大家分了帶回家。
關鍵百姓愿意看電燈,電燈的光比較穩,不像蠟燭與火把、油燈那樣晃來晃去。
“此時窯洞中住的人比較熱了吧雖說窯洞冬暖夏涼。”
朱樉自己的封地就有窯洞,太原府與大同府一樣有,百姓們沒有錢燒磚瓦,就在黏稠的土坡處挖洞居住。
有的甚至直接在一個高的地方往下挖,挖出個大坑,坑里是大院子,房子圍著中心挖出來的,中間有個井。
下雨的是時候雨水就進到井里,大家吃水也在那個井中打,不怕洪水沖,因為本身就是高的位置。
現在他就想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舒服。
“秦王殿下說笑了,哪有什么冬暖夏涼,無非是比在外面曬著強,夏天潮啊窯洞越往里越潮,不透風。
夏天還好辦,熱了少穿衣服,外面有井,打水沖涼,最怕冬天,冷啊
在里面燒火,凍得不想出來,里面也得穿厚衣服,把干草編成席子鋪,再把窯洞口擋一擋。”
知縣王仕童搖頭,哪來的冬暖夏涼,那么好的話,為何衙門不放在窯洞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