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看你盯著水溝里的青蛙看,想吃了要不抓一些給燜了晚上打手電筒好抓。”
里長又過來找憨憨,下午的時候他看到憨憨總發呆,是真的發呆,盯著青蛙。
朱聞天在煎蒸的餃子,一會兒喝完酒吃,沒有剩的餡讓他單獨煎餅,也沒有剩的面讓他烤餅。
包餃子都是面多準備,最后剩的時候,用白砂糖和面粉混合,包在餃子皮里,等煮出來就是糖餃子,小孩子最愛吃,身體需要糖。
朱聞天把裝茴香豆的碟子往前推推“我看癩蛤蟆,準備教人養殖,之前一直用蟾酥來制作藥,比如救心丸和喉痛消炎丸、六神丸等。
這里的蛤蟆少,不管是青蛙的蛤蟆,還是蟾蜍的癩蛤蟆,皆少,別的地方多。
全靠野外捕捉,耗費的人力多,需求量大,抓得多了就抓沒了。
最難取的是蟾衣,也可以說是蟾蛻,野外能找到的很少,大部分被它們自己給吃了。
咱們養起來,一部分專門用來取蟾酥,一部分取蟾衣,不合格的取皮、頭、膽、肝”
朱聞天要抓大的,生長十年以上的,養著取蟾酥與蟾衣,順便產卵,其他養起來的一看太弱的,干脆殺了取其他東西。
里長聽懂了,想一想“憨憨,無須單獨取,先取蟾酥,再取蟾衣,或者反過來,那樣更快。”
朱聞天搖頭“蟾蜍正常情況是在饑餓的時候才蛻皮,而蟾酥則是蟾蜍生長最好的時候分泌,取完蟾衣沒有蟾酥了。
先去蟾酥需要刮蟾蜍,會把那個表皮刮破,刮破了的就無法蛻下來,蟾蜍要用嘴把那個位置咬開。
二者只能選一,仔細一些,蟾蜍還能活著,尤其是刮蟾酥后,一次刮一點,別刮太狠了,然后喂食。
蟾衣用玻璃做個器皿,先把蟾蜍洗干凈,然后餓著它,它把身體中的東西排泄掉。
把它放到水里漂起來,漂起來它無法吃自己的蟾衣,這樣它把外面一層弄下來,人工小心夾取。
一般是看它要蛻皮了,用剪刀幫它剪開背部的蟾衣,最后再拼到一起,這叫水取蟾衣法。
野外很多時候下大雨后才能找到相對完整的蟾衣,正是因為水的介入。
蟾衣非常難得,野外找到多為零碎,因此稍微完整的價比黃金。
這個要慢慢來,最好溫度低一些,蟾蜍蛻皮變慢,耐心等待,如此蛻皮后存活率才高。”
“唉養,你說養啥就養啥,原來取個蟾蛻如此艱難,還是知了的蟬蛻容易。”
里長知道又有事情要做了,村里人需要分出來人手管理蟾蜍養殖。
好東西太多了,感覺村民不夠用,至少得負責管理,不能全交給別人。
應該安享晚年的村老們都派上用場了,比鈴兒小的孩子在努力學習,準備隨時挑起重擔。
“我畫下來畫吧然后在這里找癩蛤蟆,要大的,我教他們做,看看學的速度如何,電報傳回去村里人難理解。”
朱聞天想要畫完派人送回去,考慮下難度,打算先試試,山西就不適合青蛙、蟾蜍養殖,環境受限。
不像陜西,那邊水多,也種水稻,山西水稻太少了。
沒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