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盡心只因家鄉事
有一群人過來,一共十六個人,其中一個人走在前面,其他人隨著他,他穿一身軍服,文職的軍服。
到地方看到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四人,他先跪下“臣王笏守拜見秦王殿下、晉王殿下、燕王殿下、吳王殿下。”
其他十五個人跟著學,不過他們里面四個是四個村子的里長,現在樓煩鎮就剩四個村子了。
一個村子派來三個軍士,十二個人,那十一個為武職,正經的軍士,自稱王笏守的屬于文吏。
“如此晚了,為何未做飯”里長開口,沒叫對方起來。
“回朱里長問,咱們的隊伍先跑來說殿下等人欲至,咱叫人去喊其他村子的管事,順便帶了面到來,把面和好了,等著隊伍抵達后再做。”
王笏守道明原因,不知道要吃什么菜,面是必須的,先和面,菜都在地里種著,看啥能吃就吃啥吧
想吃肉,那不是養著雞、鴨、鵝和豬、羊嘛牛也有,吃不吃
“殿下”里長看向四個親王。
“起來吧水泥地跪著硬,誰修的從寧武關取的煤”朱樉吩咐,他最大。
“回殿下,寧武關有露天煤礦,臣等確實想從那里取煤,結果臣想起小時候玩過的山,那里也有一點露天煤。
如此臣又去看看,果然有,在山腰處,從那里打的炮眼,轟隆一聲煤就夠了。
其他的事情便好辦了,上游支流臣找四個村子的人做了些水車,用來磨石頭。
又建了土窯,燒好水泥再扔進去磨成粉,四個村子分配一下,找平緩的地方抹出來曬谷場。
繼續燒些土坯子,外面抹上混了草籽的泥,叫四個村的百姓放棄容易滑坡的窯洞,搬到山下有緩沖帶的位置蓋房子。
召集鐵匠,煉一點鐵,為大家打造農具,順便燒燒陶器。
臣打算下半年燒青磚與紅磚,按照不同的情況使用,蓋房子青磚,磚混結構,樓煩鎮不缺鐵。
今年燒,把預制板做出來,明年攢夠了,大家一起蓋新房子,規劃建筑用地。
紅磚拿來砌一些青貯池、溝渠、固定窖、豬圈、羊圈、牛棚。
家禽不需要磚與水泥,只需用木頭、荊條,進行林下養殖,今年其他村子的地比較好,專門開了水田。
秋收后,稻草拿來放在林中給雞搭窩,雞就住在那邊,派人看守、喂麥麩。”
王笏守哇啦哇啦說了一大堆,包括了各種現在進行的和將要來做的規劃。
“你是本地人”朱棡想了想,最后發現重點,順便懂了為何百姓那樣支持和擁護。
新來個軍士說讓百姓放棄窯洞,開玩笑呢放棄了你給我蓋房子我自己蓋我不累
“家父諱名希曾,本地人,曾求學于壽陽縣師祖諱名克己門下,師祖乃前元名士。”
王笏守回答,自己父親是本地人,自己自然也是,從小在這長大的,熟悉周圍環境。
“令尊乃太原府東西南北四才子的西才子王希曾”里長問出一句話。
“朱里長果然博聞強識不孝子笏守替家父謝過。”
王笏守沒有辦法,謙虛不行,不謙虛還是不行,只能貶自己。
“不要謝來謝去的,今年你回去不要輪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