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一句情報文字早
竹筒交給了下丘村,里長招呼一聲,下丘村的所有人一起進旁邊的大帳篷。
然后二十個大的人出來站崗,憨憨與小伙伴們在里面拆竹筒。
“戴塑料手套,戴厚口罩,不怕毒,現在也沒有什么毒能夠直接毒死人,就擔心有病毒,傳染給咱們。”
朱聞天吩咐,大家拿出來東西戴上,像搞試驗似的。
他住要擔心有鼠疫那種東西,碰上了非常麻煩,至于見血封喉等毒,根本沒用。
等眾人準備妥當,朱聞天自己拆開竹筒,抽出紙條,看上面的字。
大家不認識,朱聞天皺著眉頭讀“朱元璋二三四五子在太原府,來多日,離去不知時。”
“還有嗎這是什么字”鈴兒看著紙上的字一大堆,怎么就這些
“回鶻人的字,成吉思汗弄出來的,跟現在的蒙古文不同。
說明發消息的人還是一個傳統守舊的人,不然的話,他應該用孛兒只斤忽必烈叫人制作的文字,就是當下的元朝官方文。
還有一些人依舊使用曾經的文字,一個是刻意的,不想學新的,也不讓自己的后代學。
“憨憨你再說說這個字的情況,我記下來,好回復給他們。”
北元都打跑了,他給送情報用鷹送,說明距離遠,即便有人接應,也是幾十上百里。
朱聞天說著用棉簽在紙條和竹筒的不同地方擦拭一番,換了四個棉簽,再裝進小玻璃瓶里,回頭看有什么東西,這個紙條與竹筒封存。
另一個是消息閉塞,學一種新的難,有現成的就教現成的,于是傳承下來。
故此派出去的軍士必須熟悉當地的語言和官方的語言,這樣才能教好別人。
里長對什么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比較感興趣,包括兩個人各自弄的文字,他不會,學了能找人裝逼。
“我去拿薄紙。”鈴兒笑嘻嘻地跑去找東西。
朱聞天明白里長的難處,把文字當文字的時候去學習寫,難哦當成畫就簡單了。
說白了就是成吉思汗是個偉大的人,但是,忽必烈也想自己超越,他建立的元朝啊
他一想著別人一說起元朝就是成吉思汗,那怎么可以呢
你鐵木真咋就比我忽必烈強看我,我統一的這么大的面積,當爺爺的厲害,我當孫子的更厲害。
跟大明如今的一些地方一樣,那里的人也有自己的文字,他們會記載事情,你讓他們換一個,包括語言,非常麻煩。
他照著文字寫出來同樣的,并翻譯,遞給里長。
朱聞天點點頭,說起兩個人的情況,包括一些律法與文字、度量衡。
拿到了又如何根本沖破不了咱們的防線,但還得查,把人找出來,問清楚。”
里長不停地吸氣,牙疼,這是什么字啊感覺長得都一樣,抄寫費勁啊
“你當成畫來畫,或者用薄的紙蓋在上面拿鉛筆勾勒出輪廓,再涂里面的,這個可是毛筆寫的。”
傳個信息,這鷹其實找不到什么人的,它沒那么聰明,養鷹的人僅僅是一種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