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人命最大資源歸
官員們被安排到街道上找百姓聊天,詢問事情、了解民情,按照鈴兒給出的說法,多走走路,晚上能多吃好東西。
官員們平時不能總上街溜達,怕被刺殺,小文吏無所謂死不死,知縣、縣丞等官與家眷住在衙門里。
出來轉轉,有都衛的人陪同,感覺不錯,先問問物價,萬一殿下又想知道哪樣東西值多少錢,好回答。
一下午的工夫,大家把曲陽縣和太原府的火藥給處理好,其他縣和駐兵的地方,已經派人去通知,把火藥安全運過來。
這些火藥進行調整后,仔細保存,需要炸石頭的時候先打孔,再看需要多少的量,把火藥包裝起來,加兩根導火索,對角放。
導火索長一些,一根點燃沒爆,先不排啞炮,點燃另一根,減少排啞炮的人員傷亡。
晚飯可以吃了,官員們紛紛回來,洗澡換衣服,頭發也洗了,外面有風,灰大。
照磨呂煜把頭發吹干“殿下,這回好了,平時修橋補路最難之處便在于石頭不好開采,原來的火藥不敢用,是朝廷的。
朝廷缺少硝石,采集、收集硝困難,原來不知道有那么多方法制硝。
朝廷控制著火藥配方,凡是知道的人皆入冊,新的配方咱都不曉得。
呂煜才是最干活的人,他懂的東西別一般人多,正八品的官,滿腦子都是材料成本、人力成本
像歷史上修胭脂河,死很多人,百姓平時只是種地,突然間要去刨石頭、燒石頭,又有工期限制,傷亡率高。
有的人平時不怎么干鑿石頭的活兒,硬安排到山上,傷亡率大增。
如果太原府修一條大路,中間有條二十丈寬的河,知府下決定,同知看看沒問題,通判給出個數據,花多少錢、用多少人、耗時多久、修成啥樣。
腦袋磕到尖銳的石頭上、人掉進幾丈深的石頭坑、上面抬石頭的身體一歪
只要可以動用庫房的火藥,太原府的基礎建設會更快,咱督促他們使用。”
另一個是由于有勞役存在,一年需要免費干一個月的活兒,很多事情計算人數就行了。
上來就殺,這誰受得了,監工在上位者眼中命不值錢。
隊伍里的人都明白這等情況,以后不會了,成本計算的時候把勞役的給去掉,以前沒錢,非要讓百姓白出一個月工。
不是說罰點錢,然后關牢里呆兩年就出來了,多撈些錢,值,風險可以承受。
能達到什么程度呢按照要求去修那條路,照磨給完的數據,跟最后實際數據出入不到百分之一。
多少人一天能干多少活兒,沒有石頭去采、沒有木頭去伐,材料成本很少。
人在疲勞的時候身體狀態不好,平時走路看到個坑就邁過去了,累得精神恍惚,一腳進去。
這是前面都結束,照磨出來,開始審計,他需要找熟練的工匠,配合自己的知識來問。
一方面是因為特別嚴格,想偷工減料需要買通很多人,工匠負責監工的,出問題他們掉腦袋。
換成取消勞役,干活時給錢,不熟練的人過來給錢少,干活技術強的賺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