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嫁女后路旱亦歡
“再有不到一個月就立秋了。”晚上大家吃野味的時候朱棣突然說了一句。
老五朱橚抬頭看天“沒有月亮,立秋保證也沒有月亮。”
“堅持堅持,前兩天下了一場小雨,立秋前應該會有大雨。”
里長不看天,三天后是臘月二十九,此刻上哪找月亮
立秋農歷在六月二十二,說好的北平夏旱,進秋天夏季過去,再不下雨,種冬儲菜跟著缺水。
種冬小麥的地方需要提前翻耕,干旱的話耕不動,即便套牲口,牲口也發脾氣,累不干了。
朱樉夾起片鹿肉“野獸跟著缺水,多虧咱們幫著清理了一番,可惜這頭鹿了。”
官員們分到了部分鹿肉,知道這頭的鹿的來歷,被狼圍攻,護衛過去的時候已經救不活了,給它一個痛快。
缺水的情況下,食草動物的活動范圍增加,不然沒有青草吃,同時又要去尋找水源,食肉動物發現水源便守著,等其他動物過來的時候去狩獵。
如果水源地多,食草的東西能夠有更多的選擇,相對安全。
故此護衛們尋找水源地,在那里打食肉動物,食物動物少一點無關緊要,食草的多了,幾年的時間,食肉的東西數量也會上升。
打獵的獵戶借此機會獲得大量的資源,賺錢養家。
姜伍就帶著三個能走的孩子參與,喝奶的那個實在太小了,總不能抱著去。
姜伍家中的女兒跟父親學習狩獵技術,包括挖陷阱、下套子、射箭、分解獵物。
如果路途遠,那么打到獵物后就把骨頭和內臟、腦袋、蹄子拋棄,只選擇好的肉帶走。
按照姜伍的意思,將來女兒嫁了人,距離山不遠的話,或者山上的野豬會下來禍害莊稼,女兒能夠為家里獲得資源,并且保護莊稼。
誰能獲得更多的東西,誰在家里的地位就高,至少婆家不敢欺負。
太原的冬天冷,會下雪,山上有野雞、狍子,女兒去下個套子,第二天上山拎回家,就有肉吃了。
平時在家中與其他女人一樣,該干什么干什么,什么都不做,會挨打的。
在跟下丘村聊天的時候,姜伍說過,閨女嫁出去,盡量近一點,這樣他就去附近的山上把獵人小屋給收拾好,真需要女兒出手的那一天,至少安全。
里長答應姜伍,會送姜伍家幾套好工具,包括用石油做出來的繩子,若姜伍愿意幫衙門做事,即發現大蟲后組織圍捕,那么可以給他孩子一人一支燧發轉輪槍。
故此姜伍一參與狩獵便非常賣力氣,那槍他見到了,能夠連續攻擊,關鍵不費力氣。
弓箭用起來絕對比不上轉輪槍,除非能夠射出來連珠箭,他自己都不行。
“再有幾天,小鷹該出來了,姜大叔拿一只好好養,其實咱們要去的定遼都衛,那里有更好的鷹,或者說是隼,叫海冬青。
到時候看看有沒有機會弄幾只,海冬青屬于候鳥,與大雁一樣,深秋時向南遷徙。
既然能夠遷徙,說明小的已經羽翼豐滿,不好養,試著來吧”
鈴兒看到姜伍家的閨女在那里拿著沒有子彈的轉輪槍不舍得放手,想到了鷹的事情。
殺了人家一只二飛,得給人家,女兒還未到出嫁的年歲,跟著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