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造幾艘船”鈴兒出聲“巨良村也種葫蘆,方便運葫蘆,這就是緣由,有好的干木頭嗎”
“有的有的,村子里有木頭,之前從山上伐下來的,最好的送到府城給殿下修宮殿,不好的咱也不敢用,萬一那邊再要呢就放那放著了。”
胡里長很怕錯過這次機會,木頭現成的,屬于給燕王府,即便沒運走的,村子里同樣不敢碰,死人打棺材都必須自己找木頭。
“今晚住下吧”朱棣知道該怎么做。
工匠們會在飯后造船,需要至少半個月才能下水,趁著干旱,否則兩個月也是它。
船造出來容易,但得一遍遍刷桐油,這還是有干木頭的情況下。
今天造船,處理一下,明天再處理一下,就把剩下的步驟和料留給村子,村子自己操作。
朱樉跟著補充“正好把碼頭修一下,兩岸的全修,兩兩向對,葫蘆多了捆起來運輸。”
他按照下丘村那里的碼頭來安排,這邊上游的碼頭出船,到對岸下游的碼頭停靠,然后再把船貼著岸劃到上游位置。
葫蘆多的話,用繩子系好,一起順流斜著到這邊下游碼頭。
同一個岸邊的兩個碼頭之間可以打樁子,樁子連繩子,從下游往上游運空船的時候抓繩子。
這個樁子不白打,放個蟹籠、蝦籠什么的非常方便,一放放一排。
胡里長愣了愣,猛點頭“殿下懂得太多了,咱就沒想過。”
“不是懂得多,是見得多,這屬于下丘村的常規操作。
以后有機會讓你去那邊看看,看看下丘村是什么樣子的。
咱們兄弟都希望整個大明的村子都如那里的下丘村一般,到一半也行,要不一成吧”
朱樉說著腦海中出現畫面,同樣挨著河,看下丘村怎么發展的。
午飯后,沒人去澆田,太陽太大,現在澆水會把作物燙死。
村民們打著飽嗝看旋削葫蘆的工具,最讓他們震驚的自然是電力驅動的旋削機。
放上去一個葫蘆,眼看著外皮被打掉,然后葫蘆條唰唰唰出現。
關鍵一次可以放十個葫蘆,有十個位置,一個人就夠用了,負責放葫蘆。
如果非要再加一個人的話,那就是收集削下來的到盆里的葫蘆條,運走,到陽光下晾曬。
“還能這樣呢還講道理不逆天了哦那個鈴兒你會不”
下山村的里長房大川瞪圓眼睛看,他之前看到那種大良村如何削葫蘆條,兩廂比較,天上地下啊
“會我還能給你畫出來圖紙,從冶煉鋼鐵開始,到銅墊密封、鉛密封的蒸汽機,再到拉銅絲,纏繞磁鐵發電
反正我一個人給我點時間,我就能做出來這套設備,我干不動力氣活兒,找人幫忙即可。
關鍵我還能在認為有人想搶奪這套設備的時候,一瞬間把它給炸了,轟隆一聲全沒,搶的人都炸飛。”
鈴兒笑靨如花,總惦記咱作甚你村子出個進士就行
“哦”房里長嘟囔起來,若離近了聽就會知道他嘟囔的話人心不古,人心不古,不古,不古,原來布谷鳥是這個意思啊以前誤會它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