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相冊震撼聊風月
聽到里長要大規模種植葫蘆,占用好的土地,涿州的同知關崇眉頭蹙一下。
“朱里長,實不相瞞,我有妾室,家本地的,就是巨良村,葫蘆想長好,可是很吃肥的,種完了葫蘆,以后再種別的可不好長。”
關崇一臉擔憂的神色,怕里長瞎指揮,萬一不行,誰還能找殿下的麻煩
關乎許多百姓生計的問題,你扔一句話跑了,百姓餓死還不得自己這個同知承擔責任哦還有其他同僚。
“去取照片。”鈴兒本來小聲跟兩個好朋友聊天呢見不上證明不行,吩咐人去拿東西。
不長時間,許多照片拿過來,一尺見方的,有相冊。送到官員們的面前,大家一人一冊看著。
要么就當成視頻,掛門上,給孩子戴上。
胡里長用手在照片上面虛摸著,連塑料都不敢碰“這葫蘆旋葫蘆條可惜嘍”
來任務了,必須要記好了,不能弄假的數據,一個個要簽字落印的,從下到上,最后送過去。
朱棣一個生烤雞頭吃半個,本來就是切開的穿一串兒,涼了,叫宮女給憨憨送去。
轉過頭他對官員們說“知道何為規模化了吧父皇給了下丘村幾十萬畝的地。
晉王朱棡跟著說,北平府的官員怎么可以閑著總不動會生銹的。
出了問題一追責任便是一條線,民生之事造假,殺頭屬于輕的。
下丘村有育種基地,各種東西全種,環境不適合的單獨創造環境。
涿州的官員看到了一族葫蘆的照片,分大小。
“殿下之言,令臣茅塞頓開。葫蘆種得真好比臣妾室家種得好”
歌舞起,今天晚上的飯就聊這些閑話,該說風月了,比如節氣,現在剛入伏。
往后漸漸分出來不同地區的適應的作物,百姓只管種,調配歸下丘村。”
換成朱樉,他覺得自己就藩的時候要很累,官員的能力不足,要幫他們,每天抽出時間來批一下題本什么的。
下丘村從地上沒賺錢,一直屬于維持收支平衡,大量的種子給朝廷,又分發各地。
大葫蘆放在地上,到人的腰位置,旁邊立個尺子,讓人知道多高。
關同知明白,放下心,下丘村怎么種的那么大的葫蘆長得還規整,一個個的像模子里刻出來的一般。
早熟的未必最好,晚熟的也要,需求不同,早熟的黃瓜還沒等到時候就罷園了,晚熟的結的黃瓜多,罷園晚,正好再種其他的。
再派人來專門研究為什么產量低,如何調整,要不換其他的作物種。”
有葫蘆的先給涿州的官員們,里面是下丘村種葫蘆的場面。
“餡餅真香雖說與餃子是一個餡的,吃到嘴里的味道卻不同。”
“讓你們注意留不同的種子,哪怕產量低的種子也留,標記好
到時候送到南京,再給下丘村種,在此產量低,說不定換個地方產量就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