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儀華也看著他,一臉崇拜的模樣,再呼扇兩下被鈴兒給挑睫毛的大眼睛,朱棣瞬間想要讓二哥快點納妃了。
河邊的地,四戶漁民先選,別人再挑,因為乘船去對岸不花錢,有時給點家里的東西,不給也沒人索要。
突發的一般是白事,誰家有人去世了,無法提前打招呼,人一走,臨時喊,兩邊的親戚就得立即過河。
其他漁民跟著點頭,表示高興。
田海一聽收錢,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鄉里鄉親的,要誰的錢怎么開得了口
“天哪你方才說愿意交稅,你不會是以為交漁稅吧十稅一的。”
朱聞天突然用重機槍指著岸上搭架子種的葫蘆說話,又指指河。
繞著走橋,自己不花錢,雇人花錢,還耽誤時間。
去上游的商人想到下游,走路哪有乘船舒服尤其是離橋遠的,繞一圈走橋不花錢,乘船花錢。
朱棡突然明白了一些情況“咱們送你們船,就為了收你們一點漁稅漁稅才能有多少一共四戶人家。
他們沒覺得有橋后自己就失去了價值,反而為不用總怕耽誤兩岸的人過河來不及應對而愉快。
下山村的里長房大川悟了,原來是一環套一環,玩九連環呢是吧
其他官員更明了,徐達露出笑容“看樣子殿下們所學皆實用,臣心中甚慰。”
離河邊近的百姓今年都挺高興,多種糧食了,大豆百姓也當糧食,能生豆芽,泡開了炒、燉、蒸皆可。
你們要載外來的人過河,再把船裝修一番,會有橋,人家可以不乘船。
船裝修完,你不打漁,晚上掛著燈籠帶商人在河上漂著玩兒。
“憨憨哥說得對,葫蘆掉在水里就漂上來,按下葫蘆浮起瓢嘛有人種了大葫蘆,還拿來裝衣服抱著過河呢這樣就不怕被淹到了。”
朱棡一愣,隨即出聲“所以船大了,花錢載人來往兩岸時,得有葫蘆做的救生衣,上船就套上。
你們的家人在岸邊開一個小酒肆,橋頭其實不錯,四戶一起,這個收稅。”
朱棣把自己知道的知識講給對方,他求知欲望強,下丘村又什么都可以教,自然就會了。
“很快就有了,算計得太厲害嘍”
田海與朱棣聊這些,朱棣不時跟著說一下小技巧,比如豆餅混合著野菜蒸之前,先稍微發酵一下,這樣更香。
要么跟賣豆腐的換豆腐,或者一村里統一榨油的時候把豆子拿去,大家一起使力氣榨油,豆餅拿回家蒸著吃。
而四戶漁民選完后不會再改,他們除了自己家附近的河床選一塊地,還會到附近人家少的河流的某一處位置再種地,有船來回走,方便。
其實竹筒的也行,但既然咱們這里種葫蘆,就專門用葫蘆,算是宣傳地方特色。
然后所有的碼頭都有賣東西的鋪子,比如賣餛飩的,咱收他們的鋪子租金。
只要他們賺了錢,就得花,貨幣便流通起來,當地的物產必然有了更多的額外銷路。
對,免費的不一定是損失的,也可能賺得更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