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熱,剛,啊,燒火呢!”小丫頭比劃一下。
朱元璋居然懂了,剛才燒火更熱,現在沒事兒。
別看虛歲四歲,燒大灶就開始讓呆在旁邊剛著拿柴火,有人負責看護。
大人做飯的時候,不時給孩子個白菜心、酸菜心、黃瓜屁股,或者做好的菜拿出來點喂。
正常情況下孩子不會吃黃瓜屁股,白菜和酸菜同樣不吃,跟著鍋臺轉的時候則吃,還吃得香。
小時候跟著鍋臺轉的孩子慢慢長大就自然會做飯了,像鈴兒那種,五六歲能熟練地做飯,家里的大人全在干活養家,只好讓孩子做飯,大點的孩子還要帶更小的。
下丘村日子好了,孩子這方面的教育沒變,只是多了人手負責安全保護。
過幾天六歲及以上的孩子要跟著上山撿蘑菇,其實最近就有,只是少。
撿蘑菇的時候教孩子認識植物和蘑菇,哪種能吃,哪中有毒,包括在山上就能吃的大葉酸、狗尾巴酸等。
如此長大的孩子生存能力強,朱聞天始終怕把后來的孩子給養廢了。
他不反對孩子錦衣玉食,前提是能夠吃糠咽菜。
小女娃兒玩沙子的地方就有人看護,萬一瞇眼睛了,趕緊帶到旁邊的洗手盆里洗,不要用小手揉。
朱元璋抱一個,牽一個,慢悠悠溜達,不時有人喊他陛下和父皇,他的孩子也在村子里呆著。
不用找大儒等文人教導,大本堂成了擺設,那些有學問的人能教的東西,下丘村可以教,下丘村能教的,大儒教不了。
擺地攤賣東西,大儒會嗎?下丘村每隔一段時間便帶孩子出去練攤,安排不認識的人故意刁難。
把宮中一個個小孩子氣得都要動用自己的護衛了,要買就買,不買就讓開,羅嗦個沒完,我能賠本賣你嗎?哪有這么欺負人的?
最開始小萌娃兒們擺攤,別人都想買,后來被在遠處就攔住。
之后再賣東西給孩子們換衣服,分開,由一個下丘村的少年帶著一起吆喝,孩子在旁邊學。
同樣的東西,同樣的地方,不同的人賣,結果就不一樣。
朱元璋表示支持,他做買賣就不行,很羨慕下丘村的擺攤能力。
他認為孩子知道賺錢不易,才能感受民間疾苦,還有一些窮苦人的狡黠心思。
對百姓,要恩威并施,日子過的苦的人并不代表善良,你覺得你對別人好,別人應該感恩戴德的時候,對方其實會得寸進尺。
下丘村這些全教,把孩子扔給下丘村放心。
“雄英啊!最近學什么了?”
朱元璋找到個能坐的地方,主要是附近沒有人打擾,不然帶遮陽棚的椅子隨處可見。
“爺,我今天學溜冰,昨天村子把溜冰場給鋪上了,先看看設備,好用的話,再擴建。
應天府這里冬天有的時候很冷,有的時候又不夠冷,室外的冰凍不好。
長江結冰的時候有,特別少,真等長江結冰,朝廷要著急了,不,村子要出手。
憨憨叔說讓我們先把冰面練好,再穿旱冰鞋,轱轆的,雙排共四個轱轆的與單排四個轱轆的和單排三個轱轆的。
憨憨叔說會滑冰刀后,換成轱轆的非常輕松,會轱轆的改冰刀,一眼就能看出來曾經滑輪滑的。
小孩子學起來容易,重心低,不怕摔,最多戴個頭盔……”
朱雄英介紹自己的學習內容,不要求他現在必須學史、經、典故,他主要任務是玩兒。
書法他自己愿意練的,大家都練,他覺得自己不會,是件很丟人的事情。
“夏天的冰場?去年冬天你不是滑了么?”
朱元璋還真沒見過夏天的冰場,昨天下了雨,不但沒降溫,今天是又熱又潮,出來前他看過溫度計,零上三十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