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是一些北方人習慣的,夏天你給其一張毯子和一席棉被,他們會選擇棉被。
那個棉被不是蓋的,是抱的,涼快,抱熱了翻一下。
為什么不用抱枕?抱枕小啊!而且形狀不好貼合。
棉被大,胳膊摟著,腿夾著,無形。
北方有的地方新婚,婆家會提供被子,娘家的嫁妝里也有被子。
婆家的被子一般都短一截,娘家的嫁妝被子長。
婆家是差那一截的布啊還是棉花?都不是。
其實是冬天的時候短一截,只能兩個人抱在一起睡,互相之間盡量把被子給對方多蓋。
婆家是這個目的,只是后來傳承下來,很多人不知道緣故,包括婆家,就認為應該如此。
兒媳婦便總是抱怨,你看你家的被子都蓋不嚴實,還得我從娘家帶被子來。
以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之間哪有什么感情,就通過這種方式讓兩個人抱團。
后來就不是了,何必還要弄那么短的被子?夏天捂肚臍睡覺的?
消息陸續傳過來,天一亮,大家騎馬查看情況,帶上相機咔咔拍照,回來洗出來底片打上編號。
這個在制作膠片的時候已經有設計,為了之后拍電影進行剪輯。
剪輯師是非常厲害的,他們需要從海量的膠片中找到最適合的那個膠片,然后拼接,比拼圖游戲難多了。
同樣厲害的是音效師,他們則為電影提供讓人通過聲音便會代入情緒的背景音樂。
很多情況下,人在看電影的時候會忽略背景音樂,但卻始終受背景音樂影響,這就是本事。
不像后來弄的視頻,那背景音樂處理得……
甚至連央視的視頻都能犯背景音樂的聲音壓過正常說話的聲音的低級錯誤,這樣的技術想去當電影音效人員,會叫人家直接給打出來,滾!
目前條件有限,所以多剪輯師和音效師的要求……更高。
朱聞天教村子的人,村子的人努力學,再教其他人。
朱聞天教的時候沒有一個村民敢不認真,他是村子的信仰。
下丘村教別人的時候真動手,不好好學就打,打完一次還不行就踢出隊伍,不要!
膠片和錄音帶都很貴呢!哪有那么多給你練手?
“電話線還要鋪,電報還要加強,此等感覺好啊!”
朱元璋打了個哈欠,聽著匯報的消息,感慨通訊技術的強大。
“陛下,臣認為那個七零二步談機打仗的時候最好用,三十里的無線通話距離呀!
天上放熱氣球,上面的人一邊觀察一邊傳遞信息。
到時地面火炮配合,臣不敢想敵人會有多難過,反正臣害怕!
此刻臣慶幸,慶幸早早成為了大明中的一員。”
吶哈出始終在努力了解下丘村的技術,越了解恐懼感越大。
自己再晚上個一年投降,估計不需要了,直接滅。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