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留這些人不殺,他們不會感恩戴德,只會記著高句麗死者的仇,更加憎恨漢人與炎國,未來只會與炎國為敵。”
“朕的炎國愿背負殘暴之名,也要斬草除根,震懾所有異族讓他們知道犯漢人的下場只有一個,那便是屠宗,滅族”
李寬最后這幾個字,宛若于血水之中撈出來一樣,令所有人都嗅到了濃濃的血腥味。
但是此時,已經再無任何人覺得李寬的決定有什么問題。
一刻鐘后。
多姆拉小鎮已經再無活物,唯有無數無頭尸身,以及一座座高高聳立的人頭京觀。
李寬率領五千騎,只救下漢人,其他諸如牛羊什么的全都沒有帶走。
這一戰,甚至是對高句麗的戰爭,他們只講究突襲
來之也快,去之也快
不貪圖任何東西,也不逗留,以防被敵軍包圍。
又是一刻鐘后,多姆拉小鎮開戰事時燃起烽火,那遼東城哪怕夜色也趕來支援幾千鐵騎,為首領袖看到眼前尸山血海一幕,怒不可遏。
“該死,是誰是誰把我高句麗子民屠戮殆盡,是何人有如此狠辣手段”
他雙目猩紅,恨不得要把對方食其血肉,挫其骨頭
新羅嗎
不不可能
就新羅那些騎兵,哪里是他們高句麗的對手
眾所周知,新羅雖然是擁有很強悍的遼東戰馬產地,但他們國內中人,人均矮小,大多數人不適合成為騎兵。
這也導致他們騎兵實力弱,整個國家側重點也都是發展步兵。
新羅的騎兵比他們高句麗騎兵差了不少,而距離多姆拉小鎮燃起烽火到現在,只有半個多時辰一點的時間。
就這些時間,他們高句麗騎兵可沒辦法屠戮整個多姆拉小鎮,畢竟這小鎮里有著幾千守備兵。
這也說明,敵軍必是比他們高句麗騎兵更強盛
是誰
到底是誰
哪一個國家,趕在太歲頭上動土
高句麗將軍面色怒意縱橫,只覺心中有無盡怒火想要發泄。
“將軍,看,那里有一面旗幟”
就在這時,有高句麗士兵發現一面黑色旗幟,已經代替他們高句麗旗幟,飄揚在了那里。
這黑色旗幟高句麗將軍錯愕,哪一個國家的
“將軍,是炎國我見過他們的旗幟,這是炎國”
炎國
高句麗將軍怒道“該死的小國,我高句麗鐵騎沒去踏平他,反倒他們來招惹我們,等把新羅打退,大軍壓境炎國,我要讓他們為今天后悔,要他們跪在眼前”
他怒不可遏,而后看向旁邊士兵,瞪大眼睛道“你還愣在這里干什么還不快去把那面黑色旗幟,給本將軍卸了,還要我親自去不成”
“是是”士兵驚慌失措領命,忙是策馬過去。
看著那面黑色旗幟于眼里不斷降下,高句麗將軍冷著臉道“炎國該死的小國”
“去,讓乙支納巖,從遼東城領一千鐵騎出征,前去大漠深處馳援文重煥,務必把炎國那名將軍找到并抓回來我要活的,我要讓那炎國軍隊親眼看到,他們屠我高句麗一鎮,我們便要屠他楊寬最信任的將軍”
圍殲辛棄疾使節團一戰,他們高句麗是勝利的。
但也被一些人逃了出去,就比如這辛棄疾。
不過也只是零散幾個人逃出,所以高句麗鐵騎大軍還是返回了,但在返回時,依舊派遣文重煥領五百騎兵,繼續追拿辛棄疾。
因為通過大唐將領的通風報信,他們知道辛棄疾是炎國前幾人物。
哪怕是一個小國,前幾人物也值得讓高句麗重視。
不過對高句麗國內宣稱,包括多姆拉小鎮等將官在內,他們是宣傳全殲了。
四千鐵騎,在擁有情報,圍殲不知情的一百多人,還被人逃了出去。
這若傳出去,面子何在
所以對外宣稱,全殲
四千鐵騎全部凱旋而歸。
而實際上,他還讓文重煥率領五百鐵騎繼續追擊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