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想了想,開口道“攻下后,我炎國折返,萬一你們遇到高句麗反攻之軍呢”
金喜正微微一愣,旋即笑道“自然據城而守之后我新羅,還會源源不斷派出軍隊,馳援遼東城”
李寬笑道“這么說,你們還想打仗”
金喜正嘆了口氣,搖頭道“不,不想”
“不瞞炎國陛下,我新羅將士出征在外快要八個月了,這八個月都在野外度過,人人思家,好在補給線不長,不然以我軍將士思家之情,早就半年時,就要兵變想回家了。”
李寬說道“家,的確是所有人的盼望。”
“但你們若是駐守遼東城,那你們只怕還沒法回家,不是一時半會,甚至幾年都沒辦法。”
金喜正錯愕,而后眼眸微瞇“炎國陛下,您這是什么意思難不成您想要遼東城”
李寬笑道“先不談此事,我方才所說,金將軍覺得對嗎”
金喜正聞言,若有所思。
他想了想,的確李寬說的是對的
遼東城是高句麗橋頭堡與門戶,可以讓高句麗俯瞰中原,南拒新羅與炎國。
在高句麗國內地位,是屬于大唐的幽州邊境,長城天險。
地位可以說是重中之重
可以預見到,一旦他們攻下遼東城之事傳回高句麗,高句麗定會繼續加派軍隊攻伐,不斷的攻伐,直到徹底收回他們的門戶城池。
那就是高句麗的瘋狂攻城
遼東城,將會再次被拖入戰爭泥沼。
而一旦進入戰爭狀態,什么時候回家,又成了無數人的執念,而且打仗也還是會死人的,死很多很多人
就這八個月時間,他們新羅都死了快一萬多士兵,這還不算受傷與殘廢的。
耗去的資源,更是數不勝數
還有國內百姓,聽金春秋陛下說,最近三個月經常有新羅百姓游街示眾,要他們停止戰爭,讓北伐軍回來。
這些,金春秋陛下都給壓下了,但也可以說是隱患。
打仗,打的終究是國力與資源
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金喜正不確定,這仗繼續打下去,新羅國還能不能熬過高句麗的資源消耗。
大概率,是不太可能
高句麗版圖,比新羅大三倍
人口也是,這繼續打下去,很大可能是他們新羅國被拖垮。
“對,若守遼東城,我新羅肯定能再次被拖入戰爭泥沼。”
金喜正嘆氣道“可又有什么辦法高句麗欺人太甚,在我們那段沒攻伐他們遼東城的日子,經常派騎兵肆虐我新羅村鎮,給無數新羅百姓帶來傷害。”
“也正因此,我新羅百姓皆恨之,然后陛下才會借此機會,組織北伐軍北征遼東”
“北伐一開始新羅全國各地都炙熱歡迎,稱我國金春秋陛下為明君,從那以后再無高句麗騎兵騷擾新羅,是當真國內祥和。”
“可誰曾想,短短半年過去,讓我國陛下不要打仗的人,也是他們”
“明明,陛下是為了他們而北伐,最后他們,卻反而成為最反對之人”
金喜正不斷搖頭,長久的情感讓他和李寬也成為較好的朋友,對這扭曲的世界越發不理解起來。
李寬笑道“所以說,倘若你們取下遼東城,面對后面的高句麗軍隊,新羅國內是不支持的,對嗎。”
金喜正點點頭“雖然他們還并不知道,但想來是不支持的,甚至在那之后,迫于輿論壓力,以及減少戰爭死亡還有資源,我國陛下讓守軍從遼東城撤出,還給高句麗,也是極為可能。”
“遼東城戰爭,已經打出我新羅人的風采,從那之后再給他們高句麗幾個膽子,對繼續騷擾我國新羅城鎮,也得再三掂量。”
這不是他的想法,也是國內陛下和智囊團討論后的結果,他只是暫代金春秋轉達罷了。
“也就是說,你們也不想長期擁有遼東城。”
“那何不,把遼東城”
李寬頓了一下,望著那城內大火,甚至眸子里都閃爍著大火,意氣風發張開雙手,朗聲道“讓給我炎國,讓朕,成為遼東城之主”
果然
聞得此言,金喜正瞪大眼睛,果然炎國的如意算盤是這個。
他深吸口氣,繼續道“炎國陛下,這恐怕,不太行”
李寬笑道“哈哈哈,有什么不行你都說了,甚至金春秋的意志也在里面,你們并不想長期占有遼東城就像當初突厥兵臨渭水,雖然肆虐了幽州,但從不想著占據幽州城池一樣,你們都是一樣的想法,要打出自己國家的膽豪,順便再拿點東西。”
“你們都是一樣的想法啊,不想自己國家,拖入戰爭泥沼,所以沾點便宜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