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就在這一日。
長安明德門外,如往常一般,商隊排著隊進城,百姓則是在另一個側門進進出出,
可,
就在此刻。
一匹戰馬,一位斥候,身后插著三桿大唐戰旗,沖進了長安,順著朱雀大街,沖向了皇城。
這一幕,
也讓朱雀大街兩側茶樓酒肆的百姓,給注意到了。
現在的平靜,
冬日的慵懶,百姓們基本上都不忙了。
都在等著下一個春天,所以閑談南北,就成為了主要的事情。
自然,見到這一幕,不免也要猜測一番。
畢竟,
三竿戰旗,這可是代表了無比緊急的事情,任何關卡不可阻攔,任何城門都要允許通行。
“怎么回事這斥候穿著,應該是從幽州那邊過來的吧幽州甚至北疆那邊,難道又出什么事情嗎”
“不清楚,但最近也沒有聽說什么事情啊,北邊很平靜,那些行走于云洲城和長安城的商人,也都沒有帶出來什么消息。”
“難道突厥又下來了不應該啊,他們剛不久打了敗仗,而且若是突厥南下的話,如此緊急的戰事,戰旗應該是血紅色的。”
“也是,難道說,是蒲縣那邊不對,蒲縣那邊的時候,不是這樣的打扮,這一看,就是邊軍。”
“說來,都這么長時間了,青州咱們大唐還要不要了難道說,真的不要了這么長時間了,也沒打起來,到底怎么回事”
“不知道啊,不過青州就這么丟了,陛下心里,難道不憋屈嗎”
“憋屈陛下憋屈的事情還少嗎反正陛下能忍,咳咳咳,算了算了,喝茶,莫談國事。”
“你小子的嘴是真損,小心啥時候禍從口出,哎,其實相比于大炎,還是突厥更重要些,大炎怎么說也是咱們漢人建立起來的國家,突厥異族,他們可不會有任何的留手。”
“誰說不是啊可是突厥人家兵強馬壯的,咱們大唐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把突厥給打一頓,也好出出氣呀,渭水河畔那簽訂的盟約,就這三年,我聽說都要送給突厥送了上千萬貫了,這還不算糧食,奶奶的,咱們大唐百姓累死累活栽種的糧食,到最后都便宜突厥那群孫子了。”
“說的是啊,但突厥人你不是不知道,驍勇善戰,難啊,現在能抵擋住突厥不要繼續南下,就謝天謝地了。”
“沒錯,草原廣闊,咱們軍隊若是沖向草原,怕是真的會被突厥人殺的很慘。”
“”
食客茶客們,議論紛紛。
一壺熱茶,談天說地。
可一旦提起來突厥,無不透露著憋屈和悲忿。
突厥,
是大唐人心中的刺,絕對的刺
特別是曾經的楚王。
這個如今熟悉,卻又無比陌生的稱呼,更是讓他們唏噓。
曾經的楚王,
多么的意氣風發,霸氣絕倫。
結果
哎
名字是什么,有些人甚至都已經忘記了。
只有楚王這個稱呼了。
時不時的,倒是還能有人提起來。
小心翼翼的提起來,只因在長安城,楚王的名字是個禁忌。
不過。
哪怕是提起來,也不過是嘆口氣,或者說溫一壺酒,朝北祭奠下。
楚王啊楚王,
多么的驚才艷艷,結果就這么磨滅于國家的進程中,連一朵浪花都沒有,甚至到最后連名字都要被人遺忘了。
百姓們,感慨萬千。
當然,
這樣的感慨,也主要是對大唐的無奈和對大唐軟弱的嘆息。
沒辦法。
真的是沒辦法。
大唐這三年真的是憋屈,先是突厥,后是大炎,對外的軟弱,從未讓人失望過。
此時。
皇城。
太極宮。
李世民處理著政事。
手邊有一壺熱茶,時不時的會放下筆,端起茶杯,望著大殿外,微微出神。
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