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稱孤道寡
鄭繼伯冷笑道“怕他作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等我們為殿下招募到足夠的人馬,立刻殺回長安。
拿他李世民的頭顱,祭奠太子在天之靈。”
現在鄭家的掌權者,全都附和鄭繼伯。
一個個滿臉亢奮,恨不得立馬就宰了李世民,讓李承道登大寶之位。
“父親,祖父。玄成信中還說了,小妹和幾位郡主都沒有被殺。
但她們都被李世民軟禁起來了。
東宮舊臣曾去相救,讓李世民放了小妹和幾位郡主,都遭到拒絕。
我現在就擔心她們的安危。”
眾人亢奮猶如打了雞血之時,鄭元洲一番話,就像是一盆水澆下來一樣。
頓時,整個大堂,瞬間陷入到一片死寂當中。
“哼”九十歲高齡的鄭家老祖鄭湛冷哼一聲,讀書讀了八十多年的他,此刻渾身殺氣彌漫。
“我滎陽鄭氏豈是好惹的
李世民是個聰明之人,豈敢傷害我孫女。”
言語中氣十足,充滿自信和霸氣。
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
這些個世家大族、名門郡望,擁有著極其雄厚的底蘊。
沒有任何一個當權者,愿意招惹得罪這些世家。
“外祖父,太公,舅舅,我先去軍營一趟。
回來再與你們商談招兵買馬,擴充軍隊之事。”
李承道現在所處的情況,唯有手中握有足夠強大的兵力,才是他與李世民爭斗的根本。
否則單靠一個太孫的名分,不可能幫他殺回長安,將李世民拉下馬,自己登基稱帝。
就在李承道即將邁步離開之時,鄭繼伯攔住了他,“殿下且慢。”
李承道回頭望向鄭繼伯,道“外祖父有什么要交代的”
鄭繼伯道“殿下,如今你已經被陛下正式冊封為太孫。
太孫,乃國之儲君。
為了保持太孫威儀,請殿下今后不要再自稱我,而應稱孤。
即便是在我們這些親戚面前。”
鄭繼伯這番話,得到了征戰和鄭元洲等人的點頭贊同。
太孫威儀和威嚴,體現在各處細節當中。
必須要從小做起。
李承道正襟肅然,道“舅舅提醒的是,孤知道了。”
鄭湛、鄭繼伯、鄭元洲祖孫三代,看著李承道離去的背影,全都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他們對李承道寄予巨大的希望,也愿意為李承道壯大自己的勢力竭力付出。
只要將來李承道登基稱帝了,那他們滎陽鄭氏,便要一躍而成五姓七望中各大世家門閥的榜首。
與此同時,長安城,天策府。
李世民正在書房處理朝堂政務。
自從李淵宣布立李承道為儲君之后,為了避免更多的麻煩,避免李淵下達更加荒唐的旨意。
李世民直接將他給軟禁了起來。
對外稱病,然后由他代行監國之權,總攝一切政務。
如今的李世民,雖無儲君之名,但是已經行皇帝之實了。
朝綱軍政大權一手獨攬,再加皇宮和長安,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可以說是權柄赫赫、如日中天。
一門心思撲在朝堂政務之,李世民發誓要做的比李淵更好。
同時,他也始終關注著李承道的下落。
目前而言,李承道是唯一一個能對他造成威脅之人。
“滎陽果然是去找鄭氏了么。”
看到手里的情報,李世民不禁緊緊皺起了眉頭。
李承道離開長安之后,前往滎陽鄭氏,他對此并不感到意外。
滎陽鄭氏是李承道的母族,而且是五姓七望之一,一等一的名門大族,李承道不去爭取鄭氏的支持,那簡直和傻子無異。
不過雖說對于這件事早有預料,但是還是忍不住煩惱。
他下令殺光李建成的兒子,留下鄭觀音。
為的就是和滎陽鄭氏有一個緩沖,不至于將這個頂尖的世家門閥得罪死。
滎陽鄭氏在李世民極其兒子已死的情況下,即便心中有想法,但也無力回天。
可是現在李承道活了下來,那一切都將不一樣了。
“世家最擅長的便是如呂不韋一樣,如今李承道被冊封為太孫,可謂是真正的奇貨可居。
這種情況下,滎陽鄭氏一定會不余遺力來協助李承道。
如此一來,那李承道對本王而言更加后患無窮。”
李世民抬起頭看向對面的長孫無忌,十分頭疼的問道“輔機,你說本王該如何”
他現在是越來越后悔放走李承道了。
若是早知道李淵會冊封李承道為皇太孫,他絕對會無視長孫無垢和李承乾、李麗質等人的性命,犧牲一切也要留下李承道的性命。
畢竟女人沒了可以再娶,兒子沒了可以再生。
可李承道走了,那就是個天大的麻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