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也跟著道“臣看好的士子名為樂徐,乃淮州人士,此人少時便聰慧非凡,文章樸素但勝在平實穩重,策論則十分有見地,而且目光極長遠。”
“陛下尚在幽州時,他便出過驚人之言說陛下定會在爭位之中勝出。”
李承道聞言不由得對這個樂徐來了些興致,笑道“那等他成了新科進士,在殿試時朕可要好好考考他,看看卿所看重的這位賢才如何。”
聽到李承道的話,房玄齡等人不禁有些感嘆這名士子的好運氣。
簡在帝心,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接著李承道又問了問魏征房玄齡三人,他們各自看好的士子有寒門子弟也有門閥世家的士子。
李承道將這些名字一一記在心里,若真有本事,日后就多加重用。
如今大唐武將不缺,但是很缺乏能臣。
武將平江山,文臣治天下,哪一邊的比重少了都會影響國家安穩,后世明、宋兩朝就是兩個極端的例子。
在太極殿將政事處理完畢后,時辰已經到了中午了,長安宮派來了人。
“陛下,太后娘娘請您去長安宮用膳,她做了您喜歡喝的蓮子羹。”
侍女小桃對李承道躬身行禮道。
李承道想了想,自己最近似乎確實沒怎么去長安宮見鄭觀音了,未免有失孝道。
“嗯,朕這就去。”
李承道點點頭,然后讓太監擺駕長安宮。
長安宮內。
李承道來到長安宮后,發現宮里不只是有鄭觀音,鄭苒也在這里。
“臣妾參見表陛下。”
鄭苒紅著臉朝李承道行禮道,雖然已經成為李承道的貴妃將近一個月了,但是她還是有些改不過口。
鄭觀音則是有些嗔怪地對李承道道“陛下你怎么來的這么慢,蓮子羹都要涼了。”
不過他雖然嘴上責怪,但是卻幫李承道盛了滿滿一碗蓮子羹。
李承道坐下后,從鄭觀音手里接過碗筷,然后對鄭苒笑道“苒兒你在宮里住的可還習慣若沒事的話可以多來陪陪母后,朕政務繁忙,也沒有太多時間能閑下來。”
而沒等鄭苒回答,鄭觀音便嘆了口氣,說道“苒兒天天來陪本宮,本宮倒是沒覺得寂寞,倒是承道你都已經將苒兒納入后宮一個多月了,為何晚上一次都不曾去過苒兒的華清宮”
“噗”
李承道正在喝蓮子羹,聞言差點嗆到。
“陛下”
鄭苒嚇了一跳,連忙深處小手輕輕拍著李承道的背,然后細心地幫他擦拭嘴邊的痕跡。
接著她有些幽怨地看向了鄭觀音,說道“母后您就別在陛下用膳的時候說這些了。”
言語之中隱隱有抱怨之意。
鄭觀音見到鄭苒如此心疼李承道的模樣,不禁有些無奈地說道“本宮只是覺得你這丫頭被冷落了,幫你出頭你反倒怪本宮不是。”
“陛下對臣妾很好啊,臣妾沒覺得被冷落,陛下前日還來宮里和臣妾一起用膳呢。”
鄭苒搖了搖頭,真摯地說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