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眾多大臣的勸諫后,李承道心中亦有些遲疑。
身為帝王,他是對泰山封禪一事很心動的。
原先作為太孫時,讓武功達到了封狼居胥的成就;現在身為皇帝,若再做到封禪泰山,那便是古今獨一份了。
不說絕后,空前是可以保證的。
一番思索后,李承道最終還是下定決心,旋即大袖一揮,正色道“既然如此,那朕便依諸卿所言,于四月封禪泰山”
“陛下圣明”
群臣紛紛下跪行禮,齊聲高呼道。
前往泰山封禪一事,在作出決定后,李承道便讓禮部將其昭告天下。
天下百姓和文林士子,聽聞此事后無不奔走相告,大喜過望。
不知道多少人呼朋喚友,打算提前前往泰山周遭占位置,于封禪當日見一見規模浩大、千年難得一見的封禪大典。
自古以來各朝代的帝王封禪,有幾人有幸得以見到何況還是當今天子陛下的封禪大典
帝王封禪是否可行,從百姓和天下大儒、士子們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
一位帝王若是不得民心,被人視作昏君,那么放言自己要去泰山封禪,絕對會被秉承浩然正氣的士子大儒們毫不留情面地大罵。
但是李承道將這個消息傳出去后,卻只有認可與支持的聲音
“當今天子乃千古難遇之圣君當得起泰山封禪之榮”
“只有陛下這等圣君,才當之無愧”
“陛下創下如此曠古震今之功績,開創如此太平盛世,此番封禪大殿我一定要親自到場觀看,可有人與我同行前去泰山觀禮我包了一整輛軌道馬車”
“甚好吾正有此意”
“善帶我一個,我也一同前去”
泰山封禪的消息在民間掀起軒然大波,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此事事關重大,禮部上下乃至于中樞大臣們,為此可以說是焦頭爛額了。
原因無他,因為他們都在糾結到底該用什么樣規格的祭祀禮儀。
泰山封禪自古以來雖然是帝王最高殊榮,但是確無一固定的儀式,要知道每朝每代帝王舉辦的封禪儀式皆不相同,在周禮里面都沒有明確記載。
因為封禪儀式的規格,是跟帝王本身的功績息息相關的。
以李承道的功績,該使用何種禮儀
古來親自帶兵封狼居胥的帝王僅僅只有他一人而已,而且還將中原漢土的領域擴張到了突厥、遼東等地,堪稱史上最大。
禮部官員們遍查周禮,翻遍了一切古禮有關的書籍,又與欽天監的官員們討論許久后、才算是大致確認了下來
打算用最盛大的規格,即祭祀上帝的規格來舉行封禪儀式。
這里的上帝不是指后世西方的上帝,而是指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也就是俗稱的玉皇大帝,道教神話中的至高神。
封禪一事為重中之重,古人素來敬奉鬼神,信天命之說。
雖然李承道身為天子曾經說過不信天命,但是其他人可不敢馬虎,一場封禪被所有人視為和國家的未來息息相關。
在無數人的準備中,泰山封禪的時日漸漸臨近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