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杜如晦本身就是一位性格較為強硬的人,在加上某位天子在背后的挑唆,使得這位老臣也豁出去了。
然后因為這件事,禮部飽受抨擊。
他歷經隋朝,在唐初擔任過國子監祭酒。
尤其是禮部尚書李綱還有尚書侍郎杜如晦。
聽聞此言,杜如晦如喪考妣,苦笑道“陛下害我矣”
至于兩位在府上是否出現爭吵,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御書房內,大太監高懷躬身啟稟道。
因為論官場輩分,孔穎達比杜如晦還要高一輩。
據說這位遺老今年已七十六歲,李承道本以為早已故去,不曾想居然還活著好好的。
李承道心中暗笑。
孔穎達何許人也
當朝少有的儒林名宿,真正的大儒
此人是孔子的第三十一世孫,可謂是圣人后裔。
大太監高懷躬身而退。
原來李綱已經遭殃了。
沒等他說完,李承道就擺了擺手,示意大太監高懷將其攙扶住,免去了叩拜之禮。
“陛下,前國子監祭酒孔穎達,在宮門前求見陛下。”
可能是見這兩個反應遲鈍,大太監高懷咳嗽一聲,善意提醒道。
不只是儒家,包括法家、名家、陰陽家、兵家、等等,諸子百家全部都摻合了進來。
本來他們還有些期待的。
孔穎達要是頓著拐杖將杜如晦大罵一通,后者還真不好還嘴。
最開始爭斗的,是儒、法兩家。
聽聞此言,就見那位年紀大的老者顫顫巍巍將拐杖遞給攙扶他的兒子或者侄子。
但是李承道改變歷史后,他的人生軌跡也被改變了。
不過雖然辭官歸家,但是他的學問學極深,如今被公認為儒學泰斗。
甚至于,還有許多的在野大賢親自入宮求見天子。
最最主要的是,成為學院的主流學派之后,就有資格編纂教材,成為進入大唐皇家學院學子們的統一教材,流傳萬世
目前禮部放出的消息,禮部是打算自行編纂出教材,先用于學子們學習。
他真不忍心一位論年紀足以做他祖父的老人向他叩拜。
但是禮部編纂的教材出來后
好嘛,根本就是狗屁
“簡直誤人子弟”
長安,皇宮。
而年紀小點的老人,可能是他的兒子或者侄子,反正年紀也是不小。
“老人家不必多禮。”
李承道笑著揮揮手,示意在旁伺候的小太監搬來一把凳子,讓孔穎達能坐下回話。
畢竟這位老人的年紀實在太大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