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以彼之道還之彼身
紫宸殿。
李承道捧著房玄齡遞來的奏章,不時低頭發笑。
只看得房玄齡、魏征、李靖等人面面相覷,心中直嘀咕。
原來扶南國出現叛亂,扶南國王阇耶摩,認為是天竺國有勢力在其國內搗亂,意欲吞并扶南。
阇耶摩派出使臣進入長安,想請大唐從中調和。
鴻臚寺一接見使臣,就將這事報與上司房玄齡處理。
這是國際事件,小國求上門來幫忙,房玄齡也不敢作主,就進宮見駕。
剛好李靖等人也在,眾臣沒想到陛下看了房玄齡的奏章后,就一直在笑。
這事有什么好笑的,眾人莫名其妙。
“陛下扶南一直是我大唐附屬,敬仰我大唐文化,天竺行亂扶南,陛下覺得很好笑嗎”
李承道手握拳捂嘴咳了幾聲,才意識到自己走神了,原來他根本沒注意奏章,只想著李小蝶才笑。
李承道正正心思,坐直了,這才道“扶南愿意加入公國嗎”
房玄齡回道“鴻臚寺已經送去正式公文,聽說扶南還是猶豫,似乎是想看看別國的動靜再作打算”
意思是別的國家加入,他就加入。
“讓馮立去嶺南道,接管安南都護府,賈詡任長史兼司馬”
眾臣一怔,馮立一直是陛下器重的將領,賈詡就更別說了,讓他們都安南都護府,這意思很重。
“陛下馮將軍遇此一難,正在府安歇,是不是另尋人選”
原來馮立和賈詡被李玉調動后,又加害,最近才被尋回長安。
“身為國之重臣,哪有這么嬌貴的”
房玄齡應道“遵旨,微臣這就去命兵部安排”
“李靖任安北都護府都護李績任副都護即日上任”
李靖大聲道“臣遵旨”
房玄齡又奏道“啟奏陛下鴻臚寺說黃水縣令王玄策是個人才,準備調用,請陛下允許”
李承道想起王玄策來,道“鴻臚寺要讓他出使天竺”
“陛下圣明”
“準”
李靖道“陛下以馮將軍任安南都護府,微臣掌北都護府,請陛下明示,是不是朝廷有用兵的打算”
李承道這些安排,其實用兵的打算是顯而易見的。
不然也不會派出朝中最好將領去邊疆。
而李承道提出公國的設想,又讓王玄策去天竺,讓天竺國王藥入長安,這種種跡象都顯示有大戰在際。
沒有場決定的戰爭,各國是不可能歸附大公國的。
房玄齡道“陛下意思是很明顯了,所以微臣也贊同朝廷與西方的法蘭克建立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