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帶三千人馬,李績親自送到三十里外。
王玄策再三拜別,兩人依依惜別。
“王大人我們僅有三千人,雖然這三千人個個是三十歲上下的精壯男人,但兵法說,攻一座城池必須三倍于守城兵力,才有可能攻得下,小人覺得他們那里守軍就有三萬,反到是比我們多出三倍”
王玄策長嘆一聲,也是無可奈何,而且自己還從未帶過兵打過仗。
李績能給自己三千人,已經是天大的面子了,而且他是真心盡力了。
王玄策如果知道李承道曾對李靖李績說過,不允許他帶兵的話,那更會沮喪了。
兩人商定,等打下茶博羅城,再去接玄奘,于是兩人帶兵通過女王國,如玄奘講好,兩人繼續帶人西進。
這么冒險,就是因為天竺士兵殺了自己二十余隨從。
三千人全是騎兵,馬是蒙古良馬,不出十來天,兵監茶博羅城之北十里之地。
王玄策選不懂兵法,更不懂打仗,只想著方便,就在清水河邊扎營,只圖取水造飯方便。
兩人在營中坐定,蔣師仁道“我軍三千,糧草就每人自己帶的,幾乎沒隔夜糧,小人以為最好快點打,快結束。”
王玄策也有這個想法,可是以少打多,還要攻城,王玄策陷于一種焦慮中。
怎么下手,怎么打人生的第一仗,王玄策在營中走來走去,苦苦思索。
他雖然沒打過仗,但書讀的多,那時的書以兵書最為上等,貴族也以能讀兵書為榮。
戰國和三國時期,一本兵書常是一國之寶,所以經常有人自吹熟讀兵書。
王玄策也讀過兵書,雖然都是流落民間的手抄本,不是原件,但也能算熟讀兵書。
他明白,要以弱勝強,只有靠打歪主意。
因為兵書都是講如何用謀,謀是什么,詭計也
詭計又是什么就是算計,所以兵書就是算計人。
命人叫來隨軍司馬,就是直接統領那三千人的將領,隨軍司馬范閑。
“我兵弱將希,又遠征在外,范司馬以為該如何拿下賊城”
范閑道“應該速決我軍雖少,卻將士用命,大人只管下令,奪城的事有我們大人盡管放心,下面的將士都在等著。”
從來對外戰爭,比對內戰爭更容易鼓勵人心,范閑聽說要打天竺,頓時躍躍欲試,一臉激動。
侵略別人總是有一種酸爽的味道。
三千人面對整個天竺竟然沒有一個懼戰,個個在等著沖鋒號令。
這其實也是大唐的威風,這幾年就沒吃過敗仗,身后有強大的靠山在,誰怕誰啊。
而且天子陛下,坐在長安,就是一種最大的鼓勵,李承道是所有士兵心中最強大的信心,所有人都覺得,只要打仗,沒有不勝的。
面對天竺,所有人也是一種傲視的狀態,也根本沒把天竺放在眼里。
這種民族本來就中人有屈服于皇漢。
更沒人說的是,人少,搶到的東西就更多了。
聽說天竺的美女不錯,個個豐滿有感用起來絕對手感不錯。
這哪里是三千士兵,簡直就是三千虎狼,充滿欲望的老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