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城本就是削山而建,有這么高不足為奇,倒是馬上就要到辛城了,黎之后有何安排”
武盂來自朝歌,倒沒覺得辛城有什么特殊的,見馬上就要到目的了,這才詢問起姜黎的去向。
“承蒙太史寮看重,黎到辛城后,將前往太史寮擔任小史。”
這倒沒什么好隱瞞的,姜黎如實說道。
他是靠武盂的關系進的辛城不假,但他又不是武盂的手下,來到辛城后,具體的工作安排,還得看太史寮的意思。
“太史寮是個好地方,陛下的心腹大都來自于此,你若是能在太史寮混出頭,怕是我也不敢招攬你了。”
“不過,你要考慮清楚,太史寮是好地方不假,但辛城太史寮卻不是什么好地方。”
“辛城,辛城,陛下立此城,是打算選一子在此封侯,封辛侯。你若熟讀史書,應當知曉辛侯二字所代表的含義。”
事不過三,武盂知道,這是自己招攬姜黎的最后機會了,因此,他不得不說出一些隱秘。
兩日的交流,已經足以讓武盂確認,姜黎就是遺漏在鄉野的大才,他不僅擅長農務,更是精通政事,于治國方面有著很多的想法。
在家族的支持下,武盂不缺打天下的人,他缺的是像伊尹那樣,能夠治天下的人。而恰好,姜黎就是他需要的人。
他相信,只要能夠得到姜黎的幫助,自己的封地一定會蒸蒸日上,為他大量的資源。
所以,他一定要招攬到姜黎。
“辛侯”
初聽到這個名字,姜黎就覺得這兩個字好似有種魔力,讓他的內心泛起層層漣漪,久久無法平復。
然后,他就想到了辛侯的來歷。傳聞,在上古時代,顓頊帝統御人族的時候,他曾封自己年僅十五歲的侄子,也就是黃帝的玄孫、少昊帝的孫子,后來的人族大帝帝嚳為辛侯。
帝嚳,顓頊帝之后的人族共主,且不提他的豐功偉績,就說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做契,是商人的祖先。一個叫做稷,是周人的祖先。
帝辛把自己的兒子封為辛侯,意思不言而喻,他是在立皇儲。
“不對啊,陛下正值春秋鼎盛,為何如此早的立皇儲”
姜黎覺得不對,立皇儲沒什么問題,可帝辛登基才多久,諸皇子都還沒有成長起來,能力如何猶未可知,現在立皇儲,實在太早了些。
大商可沒有立嫡立長的規矩,是兄終弟及、父死子繼兩種繼承制。帝辛又不是沒有弟弟,他弟弟未曾不對帝位有覬覦之心。
立兒子,他弟弟愿意嗎
“自我大商建立以來,商帝在位最多不過萬年,就要升天。萬歲之稱,就是由此而來。”
“而當今陛下,登基還沒有千載,按理來說,起碼還能在位九千余年,不該如此早的立下皇儲。”
“但事實卻非如此,自我先祖帝武丁射天以來,我大商與天神的關系日愈惡劣,已經失去天助,再無當年的威勢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