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是爵位,地位與封地大小無關,而是與身份有關。”
“天子之子封君,位比諸侯與公卿。諸侯之子封君,位比大夫與諸侯國之卿大夫。”
“你這九黎君,就是諸侯國之君。放在大商,地位堪比辛城御史,放在周國,地位則是堪比東野氏。”
“你的封地雖小,但有這爵位在身,倒也對得起你所立的功勞。再說了,封地小沒什么。”
“最開始,哪個諸侯的地盤不是只有一點點就連人域,最開始時也不過是彈丸之地,還不是經過多年的征戰,才有了如今這浩瀚的疆域。”
介紹完煞邑的情況,申道人又擔心姜黎覺得封地太小,故而安慰道。
“能封君,姜黎就已經很滿足了,實在不敢奢望更多。”
“而且,申公方才不是說了嗎,你給我選的封地,周圍全都是無主之地,只要我有能力,這些地盤早晚都是我的。這么算來,我的封地不算小了。”
聽完申道人的介紹,姜黎可以說是對煞邑極為滿意。他不怕地盤小,就怕沒有上升空間。而很顯然,煞邑的上升空間極大。
如此,姜黎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你滿意就好。”
“封君之事已經定下,你明日就可以動身前往煞邑了。”
“另外,因為煞邑的特殊性,短時間內,怕是很難有所產出。所以,朝歌那邊免了你十年的朝貢。”
“除此之外,朝歌還賜你青銅靈車一架,靈酒十壇,寶酒百壇,靈谷萬斤,靈晶萬顆,寶器十件,凡器百件。”
“以及一境奴隸百人,二境奴隸十人,三境奴隸三人,好供你經營煞邑。”
申道人點了點頭,又說出了朝歌對姜黎的支持。
既然封姜黎為君,總不能讓他孤身上任吧所以,朝歌直接送了他一副班底,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人有人,直接就能上任。
朝歌的這些賞賜,絕對足夠姜黎渡過最艱難的時刻,并有所剩余。
而只要熬過最艱難的時刻,等煞邑的運轉步入正軌,姜黎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錢糧。那時,他就不會為資源所困擾了。
“陛下大恩,姜黎沒齒難忘”
得了這么多好處,姜黎也不介意說些好話,就見他滿臉感動的說道。
“謝什么謝,這都是你應得的。你給帝辛帶來的好處,又豈止這些。另外,除了帝辛之外,我們姜姓諸侯也給你湊了些東西。”
申道人沒好氣的說道,姜黎的樣子,他真是太熟了,他在外人面前也是如此,對帝辛畢恭畢敬。
可實際上,姜姓諸侯又有幾個是與大商一條心的。就拿申國來說,在夏朝時可是王爵,可到了商朝,就降了一等,成為公爵。
要說他們私底下不對大商有所不滿,那可能嗎無非是表面上的恭敬罷了。不僅姜姓諸侯如此,天下其余的諸侯,大都也是如此。
“諸位前輩打算送我什么”
聽到這個消息,姜黎來了精神,連忙問道。帝辛出手,已經如此大方了,姜姓諸侯給的,絕不會比他少。
“我想了想,有朝歌給你的物質,你現在缺的東西不多。無非三樣,功法神通與人而已。”
“恰好,這三樣東西我姜姓諸侯都不缺。功法神通,我現在就能給你。但人手,要過幾天才能送來。”
這時候給姜黎送東西,并非是越珍貴越好,而是他缺什么就送什么。
修行四要,法侶財地,創建勢力也是如此,缺不了這四樣東西。這其中,財與地,朝歌已經給了姜黎。那剩下的法與侶,就由姜姓諸侯補上。
侶,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