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分人族,被妖族稱為妖侍,地位雖低于妖族,卻高于奴隸,類似人域貴族的家臣。
而他們與妖族的后裔,妖族血脈占據上風的,地位與妖族等同。人族血脈占上風的,則被貶為妖奴,為妖族之奴。
除此之外,那被妖族俘獲的人族,則是被稱之為人奴,地位最低。
同樣是半妖,有的半妖卻能享受與妖族相同的權力。而有的半妖,卻只能成為奴隸。如此不公平的待遇,自然引起了這部分半妖的不滿。
他們本欲投靠人族,可奈何,人族因其父輩之罪,不愿接受他們。
妖族不愛,人族不喜,再加上他們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不停的在妖域發動叛亂,這就使得他們的處境愈發艱難了,幾域被妖族驅除出境。
現如今,妖奴一族在妖族的地位,就和人域的野人差不多。和平時代不停的勞作,戰爭爆發時則被拉去當炮灰。
蠻族,這是實力稍次于妖族的強族,其自稱為神魔后裔,雖有人形,但獸性未脫,茹毛飲血,披毛帶羽,狀若獸人。
其天生力大無窮,肉身堅硬,身材更是高大。成年的蠻族男子,足有一丈多高。而蠻族的皇族后裔,更是號稱有著降龍之力。
蠻域與妖域毗鄰,又是盟友,故而兩族共享進入墜星域的通道,墜星域妖族的地盤上,也因此生活著大量的蠻族。
“這是蠻奴吧”
姜黎施施然的走來,看著身材只比人族高大一點的蠻族,大概猜出了他們的身份。
與妖族不同,蠻族極為重視血脈,但凡血脈不純者,都會被貶為奴隸,不能以蠻族自居。
正常的蠻族,體型最少也是人族的兩倍,可姜黎眼前的這些蠻族,就比人族高一頭,顯然血脈不純。
還有,蠻族高傲,絕不會與妖奴聯手,只有同為奴隸的蠻奴,才會與妖奴抱團取暖。
蠻奴與妖奴自北方而來,在距離九黎結界上百米的地方停下步伐,小心翼翼的盯著前方。
他們不是兇獸,沒有腦子,九黎光幕之上神光流轉,一看就極為危險,在沒有搞清楚前,他們豈敢冒然靠近。
光幕后方,姜黎看了一會,發現這些妖奴與蠻奴的實力并不強。加在一起雖有百人,但境界普遍都在二三境,四境只有寥寥數人,五境更是一個沒有。
這樣的實力,他完全可以吃的下去。如此想著,姜黎已經動身了,緩步走出九黎結界,以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
“妖奴與蠻奴奉我為主,爾等可活”
妖族與蠻族,皆與人族有著血海深仇,所以,對于他們,姜黎無需客氣,別說是收他們為奴隸了,就是將他們全部斬殺,也是有功無過。
為人臣子,不能豢養妖奴,可諸侯就沒這么多顧忌了。
沒錯,諸侯就是可以為所欲為,在自己的地盤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連商王都無權干涉諸侯國內政。
收妖族做奴隸怎么了,改天看妖族不順眼,諸侯直接就能興兵伐之。帝辛知道了非但不能怪罪,還要對其進行封賞。
君雖然是最低的爵位,但也可以視之為小諸侯。天下八百諸侯,大都是封君。公侯伯這類的大諸侯,終究是少數。
“敢問來者何人”
妖奴首領與蠻奴首領對視一眼,小心翼翼的朝姜黎問道。
對于姜黎的話,他們也不生氣。因為在來之前,他們就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此來人族城池,無非三個結果。
一是人域貴族孱弱,為他們所殺,可占其基業,自立一國。
二是人域貴族實力強大,他們不敵,愿奉其為主,以奴隸的身份生活在人族國家。
三是人域貴族看他們不順眼,將他們通通斬殺。
妖奴首領與蠻奴首領都是四境的強者,可此刻他們看到姜黎,卻是看不出姜黎的深淺,再加上那玄妙莫測的九黎結界。
他們自知不是姜黎的對手,鳩占鵲巢之事顯然是行不通了。是故,他們準備退一步,倘若姜黎的身份足夠高貴,那他們奉姜黎為主也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