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拿不出人,那就要出物資,為諸侯聯軍準備后勤。可要為一群最弱也是四境修士的軍隊準備后勤,哪怕只是承擔一部分,也足以榨干黎國。
歷史上,很多大國就是通過這種手段,兵不血刃的逼得一些小國國破家亡,國民盡數淪為奴隸。
管叔鮮身為周人,肯定知道黎國的情況,他就是故意這么說的,好通過這種手段滅了黎國。
觀其態度,此人來辛城,其目的怕不是就是為了覆滅黎國而來。
“黎君乃是大商貴族,你們諸侯組建聯軍,自然與他無關。”
辛城御史早有準備,一句話就化解了管叔鮮的問題。
姜黎是大商貴族,身份比你們尊貴,諸侯聯軍,與大商有什么關系
“原來如此,是我誤會了。”
管叔鮮聞言,立馬止住了這個話題。然后就在眾人以為,他要閉口不言的時候,卻聽他換了個話題,繼續朝姜黎指責道
“今日諸位都在,我有件事要說,商朝黎君,實在欺人太甚。他在城外建立黎國,為求發展,竟然收留各地逃奴,編為野人。”
“掠我諸侯之民,以強己國,諸位,你們可能忍”
說話間,管叔鮮更是直接起身,厲聲呵問道。
“不能忍”
幾乎是毫不猶豫的,在場貴族同時答道。
帝辛這么干,已經惹得他們很不滿了,可礙于帝辛勢大,他們敢怒不敢言。
但姜黎是什么東西,也敢學帝辛弄不死帝辛,還弄不死你一個不知道從哪里蹦出來的小貴族
倘若人人都如此,為了發展自身,到處收留逃奴,那其余諸侯國又當如何難不成還要提高奴隸與野人的待遇,以此留住他們。
簡直是笑話,真要這么做了,還有什么國野之別。長此以往下去,簡直是國將不國。所以,對于收留逃奴的行為,必須給予嚴厲的打擊。
此風斷不可漲,發現一例,就嚴肅處理一例,一是警告其他人,二是通過此事表明自己等人的態度,好讓帝辛收斂一二。
“這”
辛城御史也沒有想到,姜黎竟然這么大膽。他本以為,普天之下,除了帝辛,再沒第二個人敢任用別國逃奴了,未曾想,第二個人就出在他眼皮子底下。
茲事體大,辛城御史也不敢直接為姜黎說話,不由將目光看向姜黎,希望他出面給個解釋。
“放肆”
狠狠一摔手上的酒杯,姜黎厲聲喝道。剎那間,眾人就好似被悶雷擊中了一般,只覺腦袋嗡嗡的,大腦一片空白。
“爾等莫非要倒打一耙”
“我收留的那些野人,到底是什么來歷,難道你們不清楚”
“我好心為你們遮掩,沒想到,你們竟然倒打一耙,諸位的嘴臉,我今日總算是見識到了,令人不齒。”
等眾人回過神來,姜黎毫不客氣的指責道。
本來眾人還震驚于姜黎的實力,可在聽到他的話后,諸多貴族突然臉色大變,一時竟是說不出話來。
壞了,剛才只顧著指責姜黎,卻是忘了,那些人是逃奴不假,可卻見不得光,是他們偷偷隱匿的奴隸。
“怎么了,說不出話來了,是不是方才想起,那些逃奴,都是爾等隱匿起來的奴隸,見不得光”
“倘若他們不是逃奴,那我收編野人,又有何錯古往今來,諸侯國想要發展,不都是靠收編野人起家的嗎怎么他們能行,我就不行”
見這些貴族不說話,姜黎卻沒有放過他們,繼續追問道。
現在,事情就尬住了,他們要是繼續說,那些被姜黎收留的野人是逃奴,就等于是變相承認自己隱匿奴隸的事實,這就相當于偷稅漏稅,后果很嚴重。
可要是他們否認,姜黎收編的不是逃奴,而是野人,那他們指責姜黎的罪名就站不住腳了。
自古以來,從未聽說過,有收編無主的野人而獲罪的。世上所有的諸侯國都在這么干,姜黎要是有罪,那這些諸侯國是不是也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