亶父已經當著太伯與虞仲的面,說想要傳位給季歷了,二人要是還不知趣,主動讓位,那怕是難逃被病死的命運。
逃到蠻夷之地,總比繼續留在周國,被病死要好。
“夠了”
見姜黎還要再說什么,姬發忍不住打斷道。
姬發雖然不知道,姜黎從哪里了解的這些事,但他知道,不能任由姜黎繼續說下去了。否則,誰知道接下來,姜黎還能說出周國多少隱秘。
“我黎國是蠻夷,吳國就不是了么,黎國可以滅,吳國自然也可以滅。”
“世人皆傳西伯侯賢明,想來如此賢德的人,是不會做出牽連別人的事,更不會讓兄弟之國,因為自己的緣故被滅。”
姜黎沒有理會姬發,依舊自顧自的威脅道。
他知道,在周國的面前,黎國就是螻蟻。但他同樣知道,西伯侯并非是沒有軟肋的,吳國就是他的軟肋。
不管當年之事,具體原因是什么,但周國對外宣稱的是,太伯與虞仲主動讓位。二人因此獲得了巨大的賢名,姬昌一脈,也因此獲得了實質的好處。
西伯侯姬昌,以賢德聞名于世。所以,倘若有人對吳國出手,他絕不能坐視不管,哪怕拼了命的,也要過去幫忙。
因為這是他的人設,他不出手幫忙的話,人設就徹底崩了。到時候,不知道會由多少流言蜚語針對他。
如西伯侯擔心吳國公子回到周國與他的后代爭位,所以特意借別人之手滅了吳國,以絕后患什么的。
設立的好,固然能帶來很多好處,但也容易被所立的人設所綁架,西伯侯就是如此。
賢德人設是他的立身之本,因此他絕不能坐視吳國被滅。否則,他多年積累下來的好名聲,就會一朝喪盡。
姜黎也差不多,他立的是忠義人設,因此絕不能主動背叛帝辛,也不能對任何幫過自己的人出手。背叛恩人,那忠義人設不就立即崩了。
就好比先前,姜黎一來辛城,就送給了辛城御史一枚珍貴的天相丹,這就是維持人設的手段。
知恩圖報
“哼”
“我三弟就先放在你手里,倘若他有什么三長兩短,我絕不會放過你。”
冷哼一聲,姬發就匆匆離開了。
軟肋都被人抓住了,再留在這里已經沒有意義了,不如先回去聯系西伯侯,向他稟告此地發生的一切,并請他做主,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至于用周國的九黎后裔,繼續威脅姜黎。實際上,姬發心里很清楚,這一招的效果并不大。
周國的九黎后裔,除了與姜黎同祖之外,也沒別的關系了,甚至連親人都算不上。
姜黎狠狠心,真要不管他們的話,除了名聲有些不好聽外,實則根本動搖不了他的根本。
反倒是周國這里,管叔鮮是姬昌的兒子,姜黎可以不在乎九黎后裔,但姬昌卻不能不在乎自己的兒子。
這件事,從管叔鮮落入姜黎手中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輸了,且輸的很徹底。除了乖乖認輸之外,其余任何行為,都只會讓他們更丟臉。
姬發走后,別的貴族不想摻合此事,告辭一聲,也都跟著離開了。
唯有大商的鐵桿,以及九黎一族的故交,留了下來,看著仍舊被姜黎抓在手里的管叔鮮,滿臉的復雜。
他們也沒有想到,事前會演變成這一步。從此之后,黎國與周國私下里的矛盾,算是徹底擺在明面上,再無和解的可能了。
說實話,這對黎國很不利。
以前雙方的矛盾還未公開,其余諸侯國可以當做什么不知道,繼續和黎國做交易。
但如今,隨著雙方矛盾的公開,其余諸侯國顧忌周國,怕是不敢與黎國有所接觸了。
“西伯侯長子伯邑考,天生紫微帝體,生而就有紫微帝氣環繞,天賦遠勝姬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