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別把周國,以及別的諸侯想得太過于強大,距離九黎被滅,已經有三十萬年了。大概所有人都以為,經過三十萬年的發展,各地諸侯肯定會越來越強。
可現實卻并非如此,實際上,現在的很多諸侯國,甚至還沒有剛剛建立時強大。就連大商,也沒有逃脫這個命運。
首先,修士是有劫數的,百年之劫,千年之劫,萬年之劫,十萬年之劫,這些劫數一個接一個的爆發,足以干掉很多修士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劫數的存在,讓天地間所有的勢力,實力增強的都極為緩慢。
其次,倘若這三十萬年里,各路諸侯國都在安心發展,那說不定真的會越變越強。
但很可惜,自從人域建立以來,人域就沒有安定過,一直都在爆發戰爭,或是忙于內亂,或是與其余種族大戰。總之,就沒有消停過。
三十萬年時光,其實就是一部諸侯國的興亡史。
強如大商,也經歷過九世之亂,貴族之亂,差點就亡國了,若非碰到中興之主,早在很久之前,大商就忘了。
自那以后,大商的國力就衰弱了,別說是與巔峰時期相比,就連開國時期都比不上。
就這,還是因為遷都的緣故,恢復了幾分元氣,否則,大商也撐不到帝辛繼位了。
而現在的最強諸侯國周國,別看其現在很強大,可在三代之前,周國也差點被亡國了。
姬昌的爺爺,亶父時期,周國不敵戎狄,不得不舉族遷移,搬到了周原,也就是現在周國所在的區域。然后與姜姓有臺氏聯姻,兩族共同抗衡戎狄,這才有了周國今日之興盛。
所以,不要覺得這些諸侯國一個個的都傳承了幾十萬年,就以為他們都極為強大,事實并非如此。
強如周國,也不過是三代人的基業。哪怕是大商,也差點亡國,因此元氣大傷,至今沒有緩過氣來。
大商周國皆是如此,其余諸侯國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們或許有些底蘊,但為了撐過亡國的危機,就算有底蘊,也早都用光了。
除此之外,又有多少諸侯國,是與黎國一樣的情況,因繼絕興亡,這才得以重新復興。
諸侯國傳承三十萬年,一點劫難都沒有經歷過的,可以說是一個都沒有。不然,三十萬年的底蘊,說不定都夠他們推翻大商的了。
還有,不是傳承的越久,實力就越強大。
這是仙神顯圣的世界,修士的壽命極為悠久。傳承幾萬年的家族比比皆是,但他們就一定很強大嗎
并不是的,只要找一個偏僻的地方貓著,絕對能傳承很長時間。但這樣做,受制于地域與資源,這個勢力永遠也不會發展起來,傳承的再久,也只是小勢力。
一個勢力想要強大,必須要參與爭斗之中,爭奪資源,爭奪地盤,爭奪氣運。
而爭斗一起,就會消耗實力,贏了還好說,可敗了,那很可能就會覆滅。
除此之外,強大的勢力,還要提防內亂。如大商,在最強大的時候迎來了九世之亂,為了爭奪王位,王室成員互相內斗,以至于大商元氣大傷。
周國不過是三代人的經營,就有今日之鼎盛,姜黎不認為自己比別人差,周國可以,他當然也可以。
更別說,他還有周國的經驗可以借鑒。摸著周國過河,黎國的發展肯定會比周國更快。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這句話倒是有些道理。伯邑考終究是臣,與紫微星扯上關系,不是好事。西伯侯故意放出一些假消息混淆視聽,倒也說得通。”
幾人點了點頭,覺得姜黎說的有些道理,暗暗將這件事記在心里,準備回去告知長輩,好好查查伯邑考。
“但不管怎么說,伯邑考不簡單終歸是真的,你以后見到他,最好還是小心一點。”
這時,辛城御史出聲提醒道。
姜黎表現出的實力,雖然極大的震驚了眾人,可他們依舊不認為,姜黎會是伯邑考的對手。
無論是紫微帝體,還是九龍血脈,都是傳說中的東西。眾人不知姜黎底細,覺得他不如伯邑考,也是正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