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仙道確實不算什么秘密,因為神仙之道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讓那些前路斷絕的仙道弟子們,多一個選擇罷了。
因此,神仙之道流傳的極廣,隨便有點名氣的勢力,基本都掌握有修煉神仙之道的法門。
“神仙之道與上一紀元的香火神道,有什么區別”
姜黎想了想,繼續問道。
謫仙的話,大致講清楚了什么是神仙之道,但卻沒有涉及到根本,并無對姜黎有用的部分。
“區別還是挺大的,神仙之道雖是脫胎于香火神道,但因為吸取了香火神道的教訓的緣故,無疑規范了許多。”
“香火神道當年為了獲取愿力,簡直可以說是不擇手段,直接把信徒當豬養,每天除了吃喝以外,剩余的時間全在祈禱。”
“甚至于,為了讓信徒精純的愿力,有的神明更是直接抹殺了信徒的七情六欲,讓他們猶如木頭一般活著,仿若行尸走肉,不停的愿力。”
“還有一些神明,刻意放縱妖魔害人,然后自己再出手將其降服,以此讓信徒對自己更加的虔誠。”
“更有一些神明,更加的惡毒,他們私下豢養妖魔,以此威嚇信徒,使之愈發的虔誠。”
“而神庭治下,更是妖魔橫行,生靈苦不堪言。有神明見此,不以為悲,凡以為榮,洋洋得意的說道,若世人全都安居樂業,家家平安,那還有幾人信神”
“就該讓他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讓他們無力,這樣他們才會將神明當成唯一的希望,拼命的祈求。”
“神庭憑借著這種手段,造就出了虛假的繁榮,鼎盛到了極致,甚至還想憑此渡過紀元大劫。”
“可惜,假的終究是假的,在紀元大劫面前,神道虛假的繁榮被戳破,那靠壓榨信徒得來的愿力,在剎那間煙消云散。”
“神庭也為他們的罪孽付出了代價,所有的高手,幾乎全部死于紀元大劫。”
說起兩道,謫仙狠狠的批判了香火神道,真言此道沒落,實乃報應。
姜黎聽得也是皺眉不已,他沒有想到,神庭的手段竟然如此殘暴,為獲得愿力,簡直可以說是不擇手段,拼命的壓榨信徒,完全不顧其感受。
不,不是不顧及他們的感受,而是完全把他們當成工具,既然信徒都是工具,那誰還在乎他們的感受
“神明紀元破滅后,有仙道強者總結了香火神道失敗的原因,最后得出結論,他們從沒有回饋過信徒,這才導致他們沒能度過紀元大劫。”
“面對信徒,香火神道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所以,他們的愿力看似龐大,實則都是虛的,有著巨大的隱患。在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隱藏著信徒無盡的怨念。”
“這些怨念,平時沒什么,可隨著紀元大劫的到來,直接就爆發了,一下子就摧毀了神庭所有的愿力,這才使得神庭沒有渡過紀元大劫。”
“而吸取香火神道的教訓,仙道強者們創造了神仙之道。而神仙之道的根基,就在于回饋上。”
“這個回饋,不是無條件的滿足信徒的愿望,而是保佑他們平安,風調雨順,不被妖魔所害。”
“信徒信我,我保你平安,這就好似交易,信徒用自己的愿力,來請求神仙的庇護。”
“神仙若能做到,這愿力便收的心安理得,自然沒什么問題。反之,什么都沒做到,卻收了信徒的愿力,這樣就會滋生怨氣。”
“怨氣這種東西,平時沒什么影響,可一旦紀元大劫到來,就會引發劫數,身上的怨氣越多,劫數就越強。神庭就是積累了無盡的怨念,這才沒有渡過紀元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