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姬發的主意,先前他在辛城吃了虧,一時又無法報復回來,所以就想出了這種主意,在煞山外圍建城,從而堵死黎國向外擴張的道路。
要是換成別人,面對這種情況,還真被姬發拿捏住了命脈,可姜黎卻不是常人。
姬發在煞山外圍建城,以為拿捏住了姜黎,卻不知事情恰恰相反,被拿捏住的人反而是他。
黎國想要向外擴張,只有兩條路。一是向辛原擴張,二是入侵妖蠻。
可妖蠻勢大,但凡是個正常人,都知道他們不好招惹,絕不會主動入侵妖蠻。因此,黎國想要擴張,就只剩下一條路了,那就是向辛原擴張。
姬發在煞山外建城,就是要堵死黎國向辛原擴張的可能。
這確實是對付姜黎的一條毒計,只要把黎國封死在煞山,那黎國的上限就被鎖死了,今后再無威脅周國的可能。
可要是換個角度想,倘若姜黎不顧一切的攻打妖蠻,那身為他的鄰居,姬發總不能袖手旁觀吧。
同為人族,姜黎與妖蠻爆發沖突,那出于同族之誼,姬發肯定要全力配合,不僅要出人還要出力。
至于扯后腿,姬發要是真敢這么做,那就更好了。姜黎發手就是一個與妖蠻勾結的帽子扣上去,然后毫不猶豫的調轉槍頭,轉而攻打姬發。
打不打得過是一回事,只要態度做出來,祖地肯定是會站在姜黎這一邊的,從而讓姬發等人做出賠償。
到時,姜黎可能會丟了黎地,但卻會得到辛原,怎么都不會虧。
“建,讓他們狠狠的建,建的越快越好。只等他們建好城池,那我立即就以防備妖蠻的名義,讓他們出人出力,供我發展。”
冷冷一笑,姜黎命令伯一什么都不要做,就看著他們建城。還想遏制黎國的發展,那就看看到時候誰先受不了。
同時,被姬發的舉動一刺激,姜黎也想到了如何阻止妖蠻攻打黎國的辦法。
先前就說了,黎國三面環山。這環的,就是煞山山脈。唯一沒山的,是東面,正對著辛城。
南方是辛原,北方是妖蠻,西方是兇獸,煞山山脈連綿數萬里,群山峻嶺無數,環繞在黎國三面,使其與三方隔絕。
就是說,除了東面的辛城,其余三方勢力,想要入侵黎國的話,都需要先翻過煞山。
大家都是修士,若是普通的山,那就是再高,在他們的眼中也和平地沒有區別,輕易的就能翻過去。
可煞山煞氣環繞,毒物兇獸橫行,哪怕是修士,想要翻過煞山,也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姜黎想到的辦法就是,利用兵主傳承,讓煞山變得更加危險,就是六境強者冒然進入其中,也有身死的風險。
如此一來,討伐黎國于妖蠻而言,就變得不劃算了。只是翻過煞山,他們損失的高手,就要遠遠超過攻打黎國的損失。
妖蠻雖然沖動,但簡單的賬還是會算的,不可能為了攻打小小的黎國,就讓自己損失慘重。
若只是稍微付出一點代價,那可以動手。可要是代價太大,那就不值得了。
妖蠻相互制衡,實力差不多,可要是其中一方因為攻打黎國的緣故,導致自身損失慘重,那不就便宜對方了嗎所以,損失慘重的事,絕不能做。
“兵主傳承,十二都天神煞大陣,立十二神幡于天地間,可匯聚天地間所有的煞氣,化作無盡的煞氣長河,摧毀天地萬物。”
“我若是在北面的煞山山脈布置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就可使此地的煞氣凝成一股,并多出諸般變化。”
“到時,就算妖蠻真的來犯,也要損失慘重。”
盯著北方的煞山山脈,姜黎心中的想法愈發清晰了。
只需在此地布下十二都天神煞大陣,那黎國依托煞氣天險,今后進可攻,退可守,已經算是立于不敗之地了。
就是有一點,布置十二都天神煞大陣,需要用到十二都天神幡,但兵主神并沒有留下十二都天神幡,也沒有留下煉制都天神幡的材料。
這些,都需要姜黎自己準備。
只是材料的話,對姜黎而言不算什么,他先后打通了三十六個秘境,死在他手里的紀元幽靈少說也有兩百,足足為他了兩百多枚禁忌道丹。
更別說他還從兵主傳承里面,得到了諸多寶物。除此之外,靠著兵主神血,他還與祖地合作,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