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通俗易懂的話就是,九黎戰甲很強,但驅動它需要花錢,它的每一次攻擊,都是由靈晶組成的。
不是大戶,根本經不起九黎戰甲的消耗,也就是姜黎不缺資源,否則就算得到九黎戰甲,也是用不起,更別說是以此組建軍隊了。
“你們每個人舉薦兩個人,三人一小隊,各自掌握一具九黎戰甲,我要對你們進行單獨訓練。”
姜黎吩咐道,組建軍隊之事,已經刻不容緩了,無論有沒有威脅,為了發展,黎國都必須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這樣才能進可攻,退可守。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祭祀黎國已經有了,可軍隊黎國還沒有,這可不行。
“諾”
眾人領命道。
要他們推薦人選,實際上是因為對于九黎后裔,他們比姜黎更了解。按照姜黎的命令,他們需要將自己從歸墟里學來的知識,交給別的族人。
既然要教導,免不得長時間的接觸,這就導致他們對于族人的了解,遠勝于姜黎。
一人舉薦兩人,加上他們自身,全部加在一起,就是二百六十一人,剩下的三十九人則由姜黎自己挑選。
揮揮手,讓他們行動起來,姜黎便又重新進入修煉的狀態。
如此就是三天過去了。
這日清晨,三百個身穿戰甲,手持長矛的魁梧戰士,如標槍似的站立在黎邑中心的校場上,等候姜黎的指示。
三天時間,足夠這三百個九黎后裔煉化九黎戰甲了。但想要熟練掌握九黎戰甲的力量,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
姜黎倒也沒有急著讓他們實戰,而是按照前世軍訓的手段,一點點的調教他們。不求他們因此提升實力,只求他們能夠做到令行禁止。
令行禁止,這是強軍的基本素養,唯有做到這一點,才能鍛煉出一支強大的軍隊。
經過三天的訓練,這三百人的精神面貌為之煥然一新,軍容嚴肅,令行禁止,整齊規劃,戰力不好說,但看上去挺唬人的。
姜黎心里覺得差不多了,便大手一揮,帶著他們浩浩蕩蕩的殺向了南面的南辛山。
為圖省事,姜黎直接給煞山改了名字,南面靠近辛原的,被他命名為南辛山。北面靠近妖蠻的,被他命名為北妖蠻山。西面靠近兇獸的,被他命名為西兇獸山。
東邊沒有山,乃是黎國的退路,辛河之水從這個方向流淌而來,形成一條巨大的支流,灌溉了整個黎地,被姜黎命名為黎河。
要是在這里實在混不下去的話,姜黎可以從東面撤離,或是走陸路,或是走水路,沿黎水而上,皆能返回辛城。
三山之中,以西邊的西兇獸山最為危險,綿延不知道有多少萬里,一眼看不到盡頭,里面棲息著數之不盡的兇獸。
其次是北邊的北妖蠻山,因為靠近妖蠻疆域的緣故,時不時的就有妖蠻二族的高手前往其中探險,使得此地憑填了幾分兇險。
反倒是南邊的南辛山,因為最為矮小的緣故,里面棲息的兇獸大都不強,反而最為安全。
姜黎只是帶著族人練手,自然是從最簡單的地方開始,等他們漸漸適應了九黎戰甲的力量后,再去北妖蠻山與西兇獸山也不遲。
南辛山說是矮小,但那是與北妖蠻山與西兇獸山相比,那里的山峰都是千丈來高,而南辛山的山峰基本都是幾百丈來高,自然就顯得矮小了。
山越大,棲息的兇獸就越強,姜黎選了一個三百丈高的山峰,就命令族人沖了進去。
而姜黎自己,則是在后面跟著,并沒有插手的意思。
這些人以后,終究是要獨擋一面的,也該讓他們見見血了,以磨礪他們對敵的手段。
不然,老是待在黎國修煉,不與人動手,那就是修為再強,又有什么意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