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族蠻龍部,這一支蠻族,世代以龍族為食,因此導致自身血脈發生變化,擁有了化龍之力。而他們化成的龍屬,就是蠻龍,為龍族的死敵。
蠻鱗就是出自于蠻龍部,他的爺爺蠻龍王,便是如今的蠻龍部首領。
“殿下死了”
“蠻鱗生吃了殿下”
眼看著睚眥被蠻鱗生吃,剩下的十五個妖族,徹底喪失了戰意,連忙四下逃走。
但這個時候,蠻鱗的手下,已經繞到了他們的身后,堵死了他們返回妖族的道路。
迫不得已,這十五個妖族,只好原路返回,向黎國所在的方向逃去。
見此,姜黎的神魂悄無聲息的離開了蠻鱗的識海,朝著這十五個妖族追去,并以秘法引導著他們,全部逃向黎國。
十五個四境妖族啊,若是能將他們全部收為奴隸,多少也能增加一些黎國的實力。
而且,這些人能在睚眥死后,沒有與他同死,反而選擇了逃走。由此可見,他們在妖族的地位應該不低。
不然,按照妖族的規矩,主帥死了,手下的士兵必然要與其同死。否則,就算逃回妖族,也是難逃一死。
明知如此,這些妖族還敢逃走,顯然是有把握無視這條禁令。
很明顯,是他們的背景給予了他們這種底氣。而妖蠻的貴族,與人族的貴族一樣,都擁有著大量的奴隸。
這也就意味著,只要抓住了他們,就等于是控制住了他們的奴隸。
十五個妖族貴族,每人所擁有的奴隸數量,最少也是五百,甚至是數千。只要偷偷抓住他們,再稍微運作一番,從妖族弄來上萬個奴隸不難。
有了這上萬個奴隸,無疑能讓黎國的國力更上一層樓。是故,無論如何,姜黎都要抓住這十五個妖族。
至于手下的奴隸不是我的奴隸,這條規矩,在姜黎這里完全不適用。什么奴隸,整個黎國,除了他之外,別人都沒有資格擁有奴隸。
姜黎都要破除分封制了,分封制度下的規矩,在他這里自然就不適用了。也不用擔心手底下的舊貴族會造反,因為他手底下,就沒有舊貴族。
這就是姜黎相比于其余諸侯,最大的優勢,在黎國,他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根本無人能夠反對。不似其余的諸侯,想要推行一個政策,還要考慮手底下的貴族是否支持。
黎國現有的一切,都是姜黎給的。既然是他給的,那只要他愿意,隨時就能收回去。誰敢反對他,他就敢剝奪反對者的一切。
是眾人離不開他,非是他離不開眾人,這點要搞清楚。
姜黎離開了,但他與蠻鱗的聯系并沒有斷開,種子已經種下,哪怕相隔千萬里,他也能遙控指揮蠻鱗。
而且,事情已經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等了。等蠻鱗斬殺睚眥一事慢慢發酵,好作為導火索,徹底引爆兩族的矛盾。
在此期間,姜黎一方面要引導蠻鱗擴大兩族的矛盾。另一方面,還要防備兩族惱羞成怒,在爆發沖突前,先把黎國給滅了。
妖蠻什么事干不出來,這種事不得不防。
消息傳的很快,在睚眥身死的瞬間,他的父親,位于妖皇城中的豹族睚眥王,便立即感應到了。
“我兒”
睚眥王怒吼一聲,連忙分出一縷神念,在剎那間跨越萬里之遙,想要趕到睚眥之子身死的地方。
但行至中途,他就被人擋住了,蠻龍王本體親至,把睚眥王堵在妖皇城,哪里都去不得。
為此,兩人還爆發了一場大戰。
過程不得而知,但結果卻是以睚眥王慘敗而告終。打都打不過,報仇的事,自然無從談起。
隨著睚眥王慘敗,其子之死這件事,好似就這么過去了,妖蠻二族一如既往,沒有任何的變化。
但事實上,誰都知道,這件事還沒完。睚眥王沒有報仇,不是他放下了,而是在等待機會。
世人皆知,睚眥必報,睚眥一族最是記仇不過。吃了虧,能記到死,怎么可能有仇不報
現在不報,無非是還在謀劃階段,一旦謀劃成功,必然會讓蠻龍王付出慘烈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