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九境,在上古之前,本就是三個大境界,為凡境、寶境、靈境。只是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才演變成九境。
明竅三境,第一境開辟竅穴,第二境一竅通百竅,第三境衍生神脈、重塑肉身。
這后兩境并非是姜黎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參考神庭觀想圖時,從中得到的靈感。
在神庭體系中,神庭共由一千二百九十六座天宮構成。而每座天宮,又由一百座神殿構成。加在一起,就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座神殿。
神庭就是人體,天宮就是竅穴。既然天宮是由一百座神殿組成的,那竅穴是否也是如此
每個竅穴,看似是一個,實際上都是由一百個竅穴構成
正是基于這個猜想,姜黎方才推演出明竅境的第二個境界,一竅通百竅。
然后,順理成章的,他就推演出了第三個境界,以被開辟的竅穴為節點,重新構建經脈,憑此重塑肉身。
“當然,這一切都是我的猜想,成與不成,還需驗證一番。”
姜黎此次留在古佛舊地,就是準備驗證自己的猜測,將明竅境的第二個境界,一竅通百竅真的確定下來。
他本來是不需要這么急切的,可仙道的最新發現,卻讓他產生了一種緊迫感。
姜黎擔心,自己要是再這么慢悠悠的發展下去,那明竅境的下一個境界,怕是會被仙道給提前推演出來。
到時候,武道祖師就會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甚至是三個人。而本該由姜黎一人獨享的武道氣運,也會被分成兩份,三份,乃至更多份。
這損失不可謂不大。
像這種能夠奪取創道機緣的事,沒人能夠拒絕。就像姜黎當初,想要中途截胡人仙的造化一般,現在,肯定有很多人抱著與他一樣的想法。
大道之爭,向來殘酷,既然已經占了先機,那就萬萬不能丟失,而是應該想盡辦法的盡快擴大戰果,絲毫不能麻痹大意。
時不待他,由不得姜黎不加快速度。但好在,他想驗證一竅通百竅的可行性,也并不是很困難。
明竅第一境想要到達極限,是需要開辟一千二百九十六個竅穴不假。但這是到達極限的要求,卻不是突破的要求。
想要突破到下一境界,無需開辟這么多竅穴,只需將體內已經開辟的竅穴全部修煉圓滿,就算是滿足突破的要求了。
而想要完美的突破至下一境界,也無需開辟三百六十五個竅穴,只是開辟一百零八個,就已經夠了。
圓滿分為兩種,一種是大圓滿,即大周天三百六十五。另一種是小圓滿,即小周天一百零八。
可以說,開辟一百零八個竅穴,就算是圓滿了,也是普通修士的極限。
修煉至此,對普通修士來說,四境就算是圓滿了。
在此基礎上,若能開辟出更多的竅穴,則代表修士已經打破普通人的范疇,踏足天才的行列。開辟的竅穴越多,天賦也就越強。
“現如今,我已經開辟了一百零六個竅穴,只需再開辟兩個竅穴,就能滿足普通修士突破的要求了。”
“而這世上,終究是以普通修士居多,修行體系,也大都是為他們開創的。”
“因此,在開辟一百零八個竅穴后,我只需開創出一竅通百竅之法,可以讓其余人以此法突破。”
“那就算我沒有踏足這個境界,也算是開辟了一竅通百竅之境。”
姜黎要驗證一竅通百竅這個境界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先開辟一百零八個竅穴,然后以此為基礎,創造出一竅通百竅之法。
若能成功,則一竅通百竅為真。
若不能成功,則代表姜黎的推演是錯誤的,世上并不存在一竅通百竅之境。
還差兩個竅穴,開辟它們,對姜黎而言不是很難,都不需要一天,只是兩個時辰,他就將其開辟了。
因為先前在外界的半個月,姜黎積累了太多的愿力。
這愿力,不是來自于黎國的國民,他們的愿力,已經成為國運的一部分,再也無法分割了。
姜黎身上的愿力,主要來自于外界,那修煉明竅境的諸多修士。他們的愿力,純凈而虔誠,沒有任何的雜質,且還蘊含著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