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初開時茫茫一片,除了由大道規則組成的天道外,再沒有別的東西了。后來隨著天地的演變,漸漸有了山河大地的出現,地道由此而生。
地道生山河,山河孕育萬物。山河出現后,萬靈隨之出現。而萬靈的意志匯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人道。
天道掌秩序,地道孕萬物,人道主萬靈,這就是天地人三道,三者各司其職,共同維護天地的運轉。
天地因三道而完善,故而三道皆有無窮偉力。領悟天道,可號令天地規則。領悟地道,可掌握造化之力。領悟人道,可操縱萬靈之力。
兵家之道在于眾,本質上就是在凝聚萬靈之力。因此姜黎覺得,他剛才掌握的力量,應該就是萬靈之力。
也不對,不能說是萬靈之力,作為人道在外的體現,萬靈之力還沒有這么弱。
姜黎掌握的力量,只能說是萬靈之力的雛形。勉強具備了一絲萬靈之力的威能,但與真正的萬靈之力相比,仍有一段極為巨大的差距。
“聚眾生萬靈之力,調動人道威能,這就是兵道未來要走的路嗎”
此時,對于兵家之道的未來,姜黎有了更深的體悟。
兵道的未來,就是貫通人道,只要掌握了人道的力量,自然能無往不利,哪怕是先天神魔,也能屠殺。
不過,兵道雖然玄妙,卻也不如姜黎先前開創的運朝之道。或者說,兵道的存在,就是對運朝之道攻擊手段不足的一種補充。
透過現象看本質,運朝之道的本質,是凝聚天地人三道之力,建立一個統御天地萬物的天庭。而兵道,卻只是對人道之力的一種運用。
從立意上,雙方就差的太多了,故而兵道只能作為運朝之道的補充,為其最鋒利的武器,最堅固的盾牌,堅定的執行其意志。
“撤回蠻龍部落”
回過神來,姜黎立即命令眾人撤退,返回蠻龍部落。他要回去了,先回蠻龍部落,然后再從那里前往北妖蠻山脈,由此返回黎國。
蠻族既然已經派七境蠻帥出面追殺他了,那就說明,蠻族對他的容忍已經到了極限。這個蠻帥只是開始,若他失敗,很快就會有更強、更多的蠻帥趕來。
這種時候繼續留在蠻族,無疑是在找死。姜黎很識相,察覺到這一點后,直接就選擇了離開。
當然,他自己也知道,他現在掌握的力量,看似強大,讓蠻族無可奈何。可那是因為蠻族沒有認真,一旦蠻族認真,輕易的就能滅殺他們。
而現在,蠻族就開始認真了。
姜黎帶著這些手下,在蠻族高手的追殺下,根本無法活著回到黎國。不過無所謂,姜黎本來也沒打算帶著他們活著前往黎國。
他們的價值已經耗盡了,現在他們唯一的作用,就是為姜黎拖住蠻族的高手,好為他爭取離開的機會。
此地距離北妖蠻山脈足有數萬里,若無這些妖將蠻將幫忙,姜黎可沒有在不暴露身份的情況下,安全返回黎國的把握。
令行禁止,隨著姜黎一聲令下,那上千蠻將立即驅動身下的妖將調轉方向,朝著蠻龍部落進發。
而在眾人前進的時候,他們身上的血氣,自發的連成一片,形成一股血色狂風,裹挾著他們,使得他們的速度突然間加快了十幾倍。
兵家神通,其疾如風
經過多日的嘗試,姜黎已經能用眾人的血氣施展一些簡單的神通了。而以眾人之力施展出的神通,威力自然更加強大,極為逼近七境強者。
以此法施展的神通,被姜黎稱之為兵家神通
千里之遙,旦夕而至。不過大半個時辰,姜黎等人就跨越了上萬里的距離,蠻龍部落的疆域,已經遙遙在望了。
可就是這時,又有兩個七境蠻帥殺至。
“繼續催動蠻荒神爐”
察覺到危險,姜黎邊走邊命令眾將繼續施展神通蠻荒神爐。而對于他的這個命令,眾蠻將的臉上,或多或少的都出現了反抗的情緒。
繼續施展蠻荒神爐,這就是在要他們的命了。先前他們聽從姜黎的命令,施展蠻荒神爐,已經燃燒了十倍的壽命。
現在繼續施展的話,就是百倍壽命了。這么一搞,他們就沒多久可活的了。
但是,心里雖然在反抗,可他們的身體,卻很誠實的聽從了姜黎的命令。蠻荒神爐自發的在體內運轉,他們的壽命在快速的流逝著,可實力卻是越來越強。
“殺”
人道光輝再現,于姜黎手中的長矛頂端閃耀,隨著他的動作,向著前方的虛空劃去。
接著,就聽轟隆一聲,兩道千丈高的身影,被人道光輝從虛空中轟了出來,猶如流星一般,快速的劃過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