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日,姜黎突然詢問起東野氏之事,黎風隱約猜到了他的目的,面色突然變得激動起來。
“你是說,東野城內,如今匯聚了大量的東野氏族人”
聽黎風這么一說,姜黎的興趣更大了,連忙追問道。
“是的,君上,我們兄弟幾個一直在悄悄的關注東野城,幾乎每隔十天半個月,就會有一批東野氏的族人從周國趕來。”
“如此頻繁的遷移族人至墜星域,在辛城這么多貴族中,東野氏可以說是獨一份了。”
“看他們的表現,就好似在周國混不下去了,要舉族遷移到墜星域避禍一般。”
黎風把自己打聽到的事,詳細的稟告給了姜黎。
他平生最恨的,就是東野氏的人了,所以,自從知道東野氏的族人在辛原建城后,他就天天派人盯著東野城。
但凡東野城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黎風的耳目。
“東野氏在周國的處境當然不妙了,一個位于邊境的小貴族,卻突然崛起,成為了周國頂級貴族,一下子騎到了很多大貴族的頭上。”
“被一個鄉巴佬騎在頭上,那些周國大族能忍不覺得失了面子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的針對東野氏,好將他們趕回鄉下。”
“因此,東野氏在周國的處境,必然是極為不妙的。不過,也就只是不妙而已,并不至于將他們逼到舉族遷移至墜星域的程度。”
“這里面,一定有我不知道的事發生了。莫非,是我安排的后手發揮作用了,但這也太快了吧。”
聽到東野氏目前的遭遇,姜黎不由陷入了思索當中。
他和東野氏仇深似海,以前沒能力也就罷了,現在有了實力,當然不可能繼續坐視他們在周國享福,就算不能滅了他們,也不能讓他們好過。
所以,姜黎針對東野氏在周國的處境,想到了一條毒計,準備讓東野氏離開周國都城,失去所有的權力,滾回老家去。
姜黎的計劃很簡單,也沒有做別的事,就是把以前一些故意留著沒說,用來增產糧食的辦法,告訴了周國宗室子弟姬橋,就是那個周國在辛城的負責人。
先前留著這些方法不說,姜黎是準備用來與東野氏討價還價,好以此為自己的族人爭取更好的待遇。
可沒有想到,東野氏竟然如此不當人子,根本就沒有給姜黎提條件的機會,上來就要收他為奴隸。逼得姜黎不得不連夜投靠大商,離開周國。
是的,只需把這些增產糧食的方法,告訴姬橋,就能對付東野氏。
這點并不難理解,姬橋先前那么討好姜黎,為的是什么,還不是想從他的手里得到這些能夠使得糧食增產的辦法。
只要得到這些辦法,姬橋就能回到周國,向周國農正之位發起沖擊。而如今的周國農正,正是東野氏的族長。
從姜黎那里得到增產糧食的辦法后,東野氏的族長憑此成為了周國農正,一躍成為周國地位最高的幾人之一。
但因為姜黎流了一手的緣故,東野氏得到的農業知識實在有限,固然可以憑此成為農正,可卻沒有辦法憑此穩住自己的地位。
成為農正后,東野氏的族長需要作出一些功績,來坐穩農正之位。可想要立功,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本就威信不足,在任期間又碌碌無為,東野氏的農正之位,立即變得岌岌可危起來。周國上下,不知道有多少貴族,想要把東野氏拉下來自己上位。
姬橋,就是其中之一。當然,他有這個想法,卻沒這個本事,但姜黎卻為他了這個本事。
本就是周國宗室子弟,又做到了東野氏做不到的事,使得糧食繼續增產。立下如此大功后,就算東野氏想不給姬橋讓位都難。
西伯侯不同意都沒用,宗族的人會逼著他同意。
而沒了農正之位后,東野氏還有什么周國的大貴族們,絕不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能夠安穩的逃回鄉下,都算是東野氏運氣好。
所以,姜黎思來想去,覺得東野氏要是出問題的話,絕對是因為受到姬橋沖擊的緣故。
但姬橋回到周國才多久,三四個月而已,就算是要搶奪農正之位,此時估計也沒做出什么成果來,如何能逼得東野氏大舉遷移至墜星域
卻是姜黎不知,姬橋回到周國后,雖然還沒做出什么成果來,可態度卻是先擺了出來,一副誰要是和他搶農正之位,他就和誰拼命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