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通過宦官,制衡文官集團
不過。
朱樉隨即想到。
若是父皇年紀再大點,突然變得和唐玄宗一樣昏聵了。
那大明豈不是頃刻間,就要面臨傾覆大禍了。
朱樉記得,安史之亂后的大唐,太監跋扈到可是砍了兩任皇帝
這樣想來朱樉又變得擔憂起來。
“由于太監外戚的權力來得快,所以為了保證在官位上多坐一段時間。”
“他們會提前,對朝中會威脅到他們地位的文臣下手。”
“好比隋朝大儒劉炫,他就是被得勢宦官進了讒言,貶黜除了朝堂,這還是因為他名望高,其他大臣直接被誅殺的,都不在少數。”
林澈端起茶盞,喝了口茶。
邊喝茶,邊等朱樉理解他剛才講的知識。
過了一會兒,才又侃侃而談。
“所以說跟這些無組織的力量的積累比起來,真正能積累到東西的,是朝廷”
聞言。
朱樉清爽的目光又開始眨巴眨巴起來。
“這么說吧,朝廷的積累,主要在于賦稅上。”
“一般王朝初年政治清明,天下百廢待興,所以賦稅比例都是比較少的。”
“可隨著朝廷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貪官污吏也對賦稅上下其手之后,朝廷想要做事,維持自己的統治,就必須加稅”
“有一組很有意思的數據”
“一個王朝末年的時候,所收的賦稅。”
“比起王朝初年,最少也會高出七倍以上。”
“可是朝廷手里的賦稅總額,卻比王朝初年還低”
“其中原因。”
“就是整個權力結構,都已經腐壞了。”
“貪官大行其道,將十分之九的稅收,裝進了自己的兜里。”
“剩下的十分之一,能有一半進入國庫。”
“已然是天威猶存了”
頓了頓,林澈看了眼,專心致志的朱樉繼續道
“而朝廷在收不夠稅的情況下,就只能繼續加稅。”
“本就背負著,極高生存壓力的百姓。”
“在一道道加稅的政令下,有的被逼的全家上吊、投井自殺。”
“有的直接棄田而逃,帶著全家到山里當起了野人。”
“更有甚者,直接帶著受不了,沉重賦稅的百姓揭竿而起。”
“如此一來,朝廷能夠收到稅收。”
“就又減少了許多。”
“為了維持統治,剿滅作亂的流民。”
“明知道是飲鴆止渴,可朝廷最后還是只能繼續加稅。”
“如此往復,直到天下大亂,這個死循環才會暫時終止。”
“就跟灌溉土地,會漸漸導致土地鹽堿化一樣。”
“可如果不澆水,那么莊稼的收成就不好。”
“只是,澆水之后的鹽堿化土地,同樣也會影響收成。”
朱樉的臉色,在林澈這一頓輸出后已然變得越發難看。
如果說,避免太監干政,屬于能夠解決的難題。
那么林澈所說的稅收問題。
按照朱樉如今的見識。
他完全想不出來,該如何避免陷入加稅的死循環。
林澈看著愁眉不展的朱樉,忍不住笑道
“你小子,不要老是鉆牛角尖,腦子放靈活一點。”
完全沒有頭緒的朱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