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要的糧食,恐怕連戶部侯友文都沒辦法籌集。
朱元璋想清楚這個道理后,不由的感嘆道“還是愛卿心思縝密,所思所想皆是長遠之計。”
“而咱只想著武事,卻忘了安南如今的環境,與我大明有所不同。”
“如若強行將平日平亂的經驗,用到清除安南叛亂上面,恐怕將會鑄就大錯啊。”
此事掛不得朱元璋,實在是他平定安南時,沒有像其他時候一樣御駕親征,平日里又多關注漠北,所以不知道當地具體情況。
只是,面對朱元璋的褒獎。
劉三吾卻是搖頭一笑道“陛下謬贊了,林先生港愛已經指出了,兩位皇子計策中的不足。”
“臣不過是借著林先生的說法,將他沒有講出來的東西,稍作補充而已,算不得什么。”
朱元璋心知劉三吾不是在謙虛。
不過,跨出口的話若是收回,怕是會傷了老臣之心。
他淡淡一笑“能為林先生查缺補漏,可不隨什么人都能做到的,愛卿勿要謙虛過剩。”
劉三吾口中連稱不敢。
不過心底里,卻對朱元璋的夸獎頗為受用。
而朱元璋再向劉三吾問完之后,又看向正在坐記錄的朱標。
笑著問道“老大,不是你可有快速收服安南之良策”
朱標聞言連忙停下筆。
但他卻有些尷尬的說道“父皇,兒臣對安南之事不甚了解,還是不獻丑了,不如還是聽聽林先生的高見吧。”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好大兒,每日都被朝政纏身,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清楚大明每一個地方的情況。
所以也就沒有說什么苛責的話,只是點點頭吧,靜待林澈開始講課。
隔壁。
林澈在聽完朱柏的反駁后,總算明白這小子的邏輯了,他不由的失笑反問道“你可知道,如今安南的漢民有多少。”
朱柏不明白,林澈威聲問這種不相關的問題。
只是他聽了林澈的課,回去翻了一些典籍才知道大明還有安南這個地方。
哪里研究過,安南的漢民的數量。
他還有些不解的反問道“先生,我華夏之地,難道還有不是漢民的百姓嗎”
都不用出手,朱樉就給了說傻話的朱柏一個腦瓜崩。
沒好氣的訓斥道“你小子的書是怎么讀的我華夏包羅萬象,怎么可能僅僅有漢民”
朱柏被敲得腦瓜子嗡嗡的。
不過卻不敢反抗朱樉,只能向林澈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然而,林澈可懶得管,他咳嗽了一聲道“如今安南的漢民只占有總人口的一半,剩下的都是當地的土著。”
“因為同宗同源的緣故,這些從秦漢時代,繁衍下來的漢民,真是大明統治安南的基石。”
說到這里,林還特意解釋了下,漢民為基石的原因。
比起安南本地土著,會更加遵從漢家法度,主動向朝廷繳納稅賦。
只求此地由大名做主,使他們不再受安南土著的賊子欺壓。
本來還只顧著委屈的朱柏,立刻意識到自己的計策,犯下一個子民的錯誤。
在安南的漢民都主動納稅的情況下,橫征暴斂首先受害的,就是這些大明統治安南的基石。
到時候,不等安南的土著舉起反旗,恐怕漢民自己就先反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