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內,朱元璋和林澈相對而坐,只見桌上擺著一盞明晃晃的琉璃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照亮了兩人認真的面容。
“國師,今日你在宴會上的表現可真是讓咱眼前一亮。”
朱元璋開門見山,他的聲音帶著幾分難以掩飾的欣賞,“這次安南使者再也找不出話來了,他們若真能歸順,對我大明來說真是一件大喜事。”
林澈輕輕擺了擺手,嘴角帶著淡淡的微笑:“皇上過譽了,解開九連環不過是小技巧而已,至于安南之事,能和平解決,自然是最好。”
“但我心中也有些慚愧,總覺得這勝利來的太容易,未免讓人…”
話音未落,朱元璋已經街上話頭:“你是擔心安南使者心有不甘,為阿里可能會生出變故?”
“正是如此。”林澈點頭,“人心難測,安南使者今日雖然言辭恭敬,但誰又能保證未來不會有變?”
他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朱元璋心中自然清楚,但他對林澈充滿了信心,邊說:“國師,你英明過人,咱相信你必然能預見諸多可能,為大明謀劃出一片天地。”
“皇上過譽,林澈我不過是盡了一個臣子的職責而已。”林澈的聲音始終平和,但卻無法掩飾他深沉的眼眸中流露出的思索。
兩人相顧而笑,氣氛溫馨而融洽。
朱元璋長嘆一聲,眼神中的銳氣被一種長者的睿智所取代,“安南一旦真正歸順,陸地與海路都要并重,我們的貿易,文化乃至于軍事布局都將因此而得到極大改善。
到時候,我希望你能協助咱,重新籌劃安南的事物。”
林澈輕輕抿了抿嘴,他知道這其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陛下,林澈必將竭盡所能,但在籌謀之前,我有個不情之請。”
朱元璋示意林澈繼續說:“但說無妨。”
“我請求再與使者會談一次。”
林澈的言下之意不僅僅是會談那么簡單,“面對面的交流比文書往來更能融及心靈深處,我相信,了解對方,是長久和平的關鍵。”
朱元璋點了點頭,這提議正合他意“好,咱明日便安排。”
林澈微微頷首,感激的看著朱元璋,眼中閃爍著決心的光芒。
會談之后,兩人還聊了許多,從朝政到江山,五一不談,難得的是,在這個權力的中心,依然能保持如此的坦誠和放松的對話。
月色漸漸西沉,亮麗的燈影也悄然變得朦朧起來,許久之后,兩人方才告辭。
朱元璋獨自留在書房內,望著窗外已近黎明的天色,他的心中泛起了一絲莫名的感慨。
林澈則是返回了國師府,夜深人靜,他還要重新審視今天的對話,沒完沒了的思考和籌劃,則是為國穩固航行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第二天的晨風帶著些許凜冽,拂過了紫禁城的高墻,緩緩的掃過垂柳依依的御花園,就在這晨風下的宮廷中,又是一日的開始。
朝堂上,金鑾殿的光輝熠熠生輝,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的莊重與肅穆。
安南使者在眾臣注視下,踏著沉穩的步伐走向朱元璋。
“陛下,安南未來將士貴國堅實的盟友,今日的辭別,是為了未來更多的相聚。”安南世子的話語雖然穿著辭別的外衣,卻隱隱透露出不舍和留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