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風吹過草原,狼煙逐漸散去,扎哈克凝視著朱樉的背影。
瞳孔中閃過一抹敬畏,他無聲的點了點頭,明白了這個落魄的秦王不僅有著非凡的武力,更擁有平定亂世的胸襟和智慧。
就在蒙古草原稱頌林澈智慧和力量之時。
京城初秋,松針間的露水之時微微顯露出涼意,國師林澈的書房內香爐繚繞,室內靜謐至極,而書房外頭,錦衣衛如影隨形,肅穆守候。
一個簡單的信鴿突然振翅飛入,打破了這份寧靜。
信鴿落在林澈寬大的檀木桌上,不懼人類的目光,林澈展開信件,目光越來越凝重。
那是來自邊疆安南的緊急消息,寫著驟然起兵叛亂。
安南至此和大明和睦關系的派系勢力突遭政變,李勛家族也卷入了旋渦。
“又是內患啊。”林澈喃喃自語,面上并未顯出太多的驚訝,“李勛此刻必定心痛不已,他遠在異國他鄉,然而禍事卻接踵而至。”
正如林澈所言,安南的使節李勛,面對國內緊急情報,如坐針氈。
他的兄弟和近親都受到了牽連,李勛只感覺自己胸口像是壓著一塊巨石,緩緩的壓迫著他的呼吸。
且說朱元璋得知此事,面色也變得相當嚴峻,他命人喚來李勛秘議,要聽聽這位安南使節的看法。
“李大使。”朱元璋語氣淡然,“朕已知曉安南之亂,這事對你個人亦或是兩國關系,都是極大的挑戰。”
李勛俯首道:“陛下久負盛名,如今我李家遭此橫禍,不免心生憂慮。”
朱元璋頓了頓,緊接著問道:“在你看來,此亂之背后是否還有他國的勢力操縱?”
李勛苦笑一聲:“大人說的是,在下雖然不管妄下定論,但這突如其來的變亂,恐有外國插手之嫌疑。”
朱元璋和林澈對視一眼,兩人幾乎同時想到了朱樉。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抹憂慮,卻又迅速平靜下來,道:“國師,此事朕要你再次出馬,朕需要知道幕后黑手。”
林澈微微頷首,道:“陛下放心,臣必定查清真相。”
……
“先生,弟子查探到了一個重要線索。”國師弟子朱允炆面帶焦急之色,來到林澈的房中低聲稟報。
林澈手里拿著一本書,聞言抬頭:“什么線索,說來聽聽。”
朱允炆快步走近,將一卷黃紙交給林澈,上面密密麻麻的寫滿了文字:“據我們的暗線所傳,安南國內叛軍首領的弟弟在月前曾悄然訪問過東洋。”
林澈手指微微一彈,卷紙便自動展開,“東洋?”他眼神一亮,“這不正是朱樉的人活動頻繁之地嗎?”
朱允炆點頭:“正是如此,弟子認為,此事非比尋常,很可能與大明朝廷中所懷疑的那些人有關。”
林澈雙手合十,若有所思:“慧劍斬亂麻,如此說來,我們得加快步伐。”
朱允炆微微一躬身:“國師,這事需要小心處理,一旦引起東洋的注意,事態將不可控制。”
林澈微微一笑,“你還不了解為師的本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