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林澈論武功,凌于群臣,論智謀,超群絕倫。
論學識,包羅萬象。
他的一言一行,皆會成為群臣議論的焦點。
正因為如此,一些心胸狹隘的大臣,便在背地里頻頻對朱元璋進行啜弄,試圖在君王心中播下對林澈的疑慮。
夜風輕撫,朱元璋在藏書閣中踱步,臉上帶著幾分愁云。
他除了是殺伐果斷的洪武大帝,亦是善于思考的圣君,這些疑云林他內心深處的不安難以平息。
“陛下,您尋思什么,怎么愁眉不展?”一個沉穩的聲音打破了沉默。
朱元璋抬頭,卻見國師林澈正站在藏書閣的門前,他不知何時靜靜的步入,卻并未打擾朱元璋的私人事光。
“國師啊。”朱元璋嘆了口氣:“你我皆知,天下無不是之君,無不謀之臣,吾心憂之,為朝中權位之爭,此乃朕之心病。”
林澈輕步走入,目光清澈,正視朱元璋,“陛下,朝中權力波動,自古便是常態。”
“國師,朕不疑你之忠誠,但朕之魂牽夢繞,皆因近日朝堂之中議論紛紛。”
“言你權傾朝野,恐將異日結禍。”朱元璋的聲音微微沉重,將心中的疑憂展露無疑。
林澈神色不動,半響后開口道:“陛下憂心,臣感戚。”
“但臣在朝中所做,無非為保大明江山社稷,使其國泰民安。”
“若有越禮之行,陛下自當明鑒,臣無藏匿之意。”
“國師,你在我面前無需多言。”朱元璋打斷他的話。
“朕心知肚明,可是那些不安分的大臣總在朕耳旁碎語,你知道朕承擔的多大壓力。”
林澈微微點頭,表情凜然,“陛下,若確有此心意,臣請辭國師之位,退避三舍。”
說這話時,林澈神志如常,沒有絲毫慌張。
朱元璋聞言,面色猛地一變,如遭雷擊,他再次沉吟許久,終于開口。
“你若是離去,朝堂之上誰能出其右?”
“陛下圣明。”林澈眼中有光一閃而過。
“陛下若確實覺得臣權勢過重,臣甘愿退位,但朝堂內外安危,必須有人擔當。”
“若僅僅因為疑惑,便使得臣遠離國事,豈不令那些賊子得逞?”
朱元璋仔細聆聽這番話,臉上愁云逐漸散開,“國師,你心中又何嘗不是忠貞無二,朕自是相信你。”
“陛下。”林澈神色一凝,認真道:“當今大明盛世,國泰平安,然而藥不治非病,朕絕不容許敗類干擾朝政。”
朱元璋身子一震,目光炯炯,回應道:“林澈,朕明白你的意思了,又何須多言,你我心意相通,江山社稷勝過一切。”
“兩人對視一笑,如同釋放了心中的結。”
朱元璋心知,他所擔憂的并非林澈的野心。
而是那些在背后小人的挑唆和煽動。
而林澈這般明智,跟是加固了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黎明的朝霞未曾洗凈京城的繁華塵埃,國師林澈站在御花園中,依舊是那副非凡的風范,周圍植物似乎在他的氣場下更顯生機。
朱元璋望著林澈的背影,他決定今日要親自測試國師的忠誠和能力。
朱元璋步下御道,來到林澈身后,聲線低沉如暗潮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