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大明之怒,可掀滄海
應天府。
寅時三刻,天色尚未破曉,奉天殿外已整齊排列著兩班文武大臣。錦衣衛手持金瓜,肅立在丹墀兩側,晨霧中只聽得見衣袍摩擦的窸窣聲。
“陛下駕到——“
隨著司禮監尖細的唱喝聲,朱元璋身著明黃色十二章紋袞服,頭戴金絲翼善冠,踏著穩健的步伐登上龍椅。六十三歲的開國皇帝不怒自威,眼角細密的皺紋里藏著三十年征戰的滄桑。
“臣等叩見陛下!“百官齊刷刷跪拜,山呼聲震得殿角銅鈴微微顫動。
朱元璋正要抬手示意平身,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風塵仆仆的信使被侍衛攔在殿門外,他高舉著一封插著三根羽毛的急報,嘶啞著嗓子喊道:“八百里加急!倭國急報!“
朝堂上頓時一片騷動。兵部尚書茹瑺快步出列,從信使手中接過染血的奏折。當他展開那卷帛書時,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念。“朱元璋的聲音像冰刀劃過玉石。
茹瑺的雙手微微發抖:“洪武十五年三月十七,我大明使團三十七人于倭國京都遇害正使陳德、副使王斌皆被梟首示眾.倭王足利義滿宣稱“
“宣稱什么?“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案上茶盞被震得叮當作響。
“宣稱.大明不過蕞爾小國,不配與日本平起平坐“
“放肆!“
朱元璋的怒吼震得殿梁簌簌落灰。這位從乞丐做到皇帝的雄主額頭青筋暴起,龍袍袖口下的拳頭捏得咯咯作響。當年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壓境時,他都不曾如此震怒。
“陛下息怒!“滿朝文武慌忙跪倒,戶部尚書范敏的官帽都歪到了一邊。
老將軍湯和猛地抽出腰間佩劍:“臣請率水師十萬,踏平倭國四島!“劍鋒在晨光中閃過一道寒芒,映照著老將赤紅的雙眼。
文官隊列里卻傳來不同聲音。翰林學士劉三吾顫巍巍出列:“陛下,倭國孤懸海外,跨海遠征恐“
“劉學士是要朕忍下這奇恥大辱?“朱元璋冷笑一聲,眼中寒光讓年過七旬的老臣踉蹌后退兩步,“當年元朝使臣被殺,忽必烈派十四萬大軍東征。如今我大明使臣頭顱高懸異國城門,爾等竟讓朕忍氣吞聲?“
大殿死一般寂靜。突然,兵部侍郎齊泰發現奏折背面還有字跡:“陛下!使團隨行書吏用血寫了密報!“
原來陳德在臨死前,讓書吏將倭國沿海布防圖畫在了帛書背面。更觸目驚心的是,圖上標注著倭寇近年來襲擾的十九處大明沿海衛所——竟與倭國水軍駐防地一一對應。
“好個足利義滿!“朱元璋一把扯過帛書,“表面稱臣納貢,背地縱容倭寇劫掠!“他轉身時,十二串冕旒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
辰時初,武英殿軍事會議。
巨大的東海輿圖鋪滿了三丈長的紫檀案幾。朱元璋手持朱筆,在舟山群島畫了個紅圈:“去年倭寇在此劫掠糧船,殺我軍民二百余人。“筆鋒又轉向福建,“前年泉州港三十七艘商船被焚。“
水師都督同知吳禎“咚“地跪下:“臣罪該萬死!沿海衛所兵力分散,倭寇來去如風“
“朕現在不要請罪!“朱元璋將朱筆擲入筆洗,濺起一片猩紅,“要的是對策!“
年輕的燕王朱棣突然開口:“父皇,兒臣去年巡視登州時,發現倭船多趁東南風來犯。“他手指順著季風方向劃出一道弧線,“若在琉球設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