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門緩緩打開,一道修長的身影邁步而入。
林澈一襲青衫,面容平靜,仿佛這場戰爭的勝利與他無關。可滿朝文武都知道——沒有他,大明不可能贏得如此徹底!
“林先生!”朱元璋親自起身,走下臺階,握住林澈的手,“此戰多虧你的謀略,朕要重重賞你!”
林澈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言重了,此戰能勝,全賴將士用命,臣不過是略盡綿力。”
朱元璋大笑:“好一個‘略盡綿力’!”
他轉身,面向眾臣,高聲道:
“傳朕旨意——封林澈為‘軍師祭酒’,賜黃金千兩,府邸一座,并準其隨時入宮議事!”
獄深處,潮濕的空氣中彌漫著腐朽與鐵銹的氣味,偶爾傳來幾聲囚犯的呻吟,更顯得陰森可怖。
朱棣快步穿過幽暗的走廊,身后跟著兩名侍衛,手中捧著一碗冰鎮綠豆湯。他眉頭微皺,心中暗嘆:“林先生竟被關在這種地方……”
轉過一道石墻,他終于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林澈盤腿坐在一張破舊的石凳上,衣衫單薄,額頭上布滿細密的汗珠,正低頭翻閱著一卷竹簡。
“林先生!”朱棣快步上前,聲音中帶著急切。
林澈抬頭,見是朱棣,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露出溫和的笑意:“燕王殿下,怎么親自來了?”
朱棣將綠豆湯遞過去,語氣關切:“這幾日酷暑難耐,先生身體如何?我聽聞您日夜著書,怕您熬壞了身子。”
林澈接過瓷碗,冰涼的觸感讓他微微舒了口氣,笑道:“殿下有心了,老朽這把骨頭還算硬朗。”
他啜飲一口,清涼的甜意沁入心脾,精神也為之一振。
朱棣在林澈對面坐下,目光落在他手邊的竹簡上,好奇道:“先生近日在寫什么?可否讓我一觀?”
林澈微微一笑,將竹簡推了過去:“不過是些粗淺之見,殿下若有興趣,不妨看看。”
朱棣展開竹簡,只見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蠅頭小楷,標題赫然是——《論新政十策》。
他心頭一震,連忙細讀下去。
第一策:均田免賦——重新丈量天下土地,抑制豪強兼并,減輕百姓賦稅。
第二策:科舉革新——增設算學、工科,選拔實用之才,而非僅考八股文章。
第三策:軍制改革——推行“府兵制”,戰時為兵,閑時務農,減少朝廷養兵之耗。
朱棣越看越是心驚,這哪里是“粗淺之見”?分明是一套足以改變大明國運的宏圖大略!
他深吸一口氣,抬頭看向林澈,眼中滿是欽佩:“先生此策,若能施行,必能使大明國力再上一層樓!”
林澈搖了搖頭,苦笑道:“殿下高看我了,這些想法雖好,但推行起來……難啊。”
朱棣眉頭一皺:“為何?難道朝中有人反對?”
林澈嘆息一聲:“均田免賦,動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科舉革新,得罪了翰林清流;軍制改革,更會觸動勛貴將門的根基……”
他目光深邃,緩緩道:“變法之事,歷來阻力重重,商鞅、王安石,哪個不是能臣?可最終……”
朱棣沉默片刻,忽然握拳,堅定道:“若有一日,我能做主,必助先生推行新政!”
林澈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殿下有此雄心,老朽欣慰。不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