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消息來源非常模糊,無法查證。
但卻成了李郁的一塊心病,不除不快。
雷老大的死,青木堂的突襲之狠辣,雙方積怨之深,讓他心中不安。
血海深仇,還是要盡量斬草除根。
否則,一旦自己落魄了,或者對方攀上了高枝,一定會再次找上自己。
以德報怨,這種令人費解的說辭。
是表面慷慨,內心怯懦之人才會掛在嘴邊的。
自從穿清以來,李郁就篤信,對待敵人,當以武德說服為主,物理清除為輔。
所以,這一趟摻和剿匪,是一箭四雕。
“今亮”這個綽號,不能名震天下。
實在是一種遺憾。
李郁算無遺策,林淮生則是堅決執行。
經過長期的觀察,李郁發現這家伙和其他人有個不同,行事沒有束縛。
凡是自己的要求,他都會立即執行。
哪怕是當街讓他砍死官差,他也會立刻照辦。
后果,從不在他的考慮范疇。
憐憫、同情更是不存在,也許和他的成長經歷有關系吧。
李郁甚至覺得,他從不把別人當做同類。
幸好,他是自己的人。
一條蜈蚣快船駛了過來。
遠遠的就開始揮舞號旗,黃四立刻讓人打旗語回應。
不一會,信使登船。
對黃四傳達了馬忠義的口頭命令。
全殲水猴子后,就地展開審訊。
之后將口供送到他手里,不得延誤。
黃四雖然有些費解,可是心里隱隱猜到知府大人想知道些什么。
他晃了晃頭,決定不再思考。
只要認準李大官人這條路子,盡力去做就好了。
心思太雜的人,往往沒有好結果。
胡把總在整條船最冷靜的人,他站在高處,不時舉著千里鏡瞭望。
臨行前,李郁再三叮囑。
打誰,林淮生說了算。
怎么打,胡把總說了算。
打起來了,整條船上,胡把總說了算。
打完了,林淮生說了算。
指揮權清晰很重要,否則會壞事。
胡把總再怎么文盲,他也是這條船上最有打仗經驗的人。
專業的事,還是要相信專業的人。
眼看著主力船隊看不見了,信使快船也看不見了。
老胡嘿嘿一笑
“把火器全部搬出來,不要藏著掖著了。”
足足60支火繩槍,都是嶄新的。
人手一支,還有多余的。
胡把總布置了一下。除去舵手,控帆手,瞭望哨之外,其余人全部在兩舷坐著待命。
火槍全部裝填好,放在手邊。
多余的火槍,全部配給他手下的弟兄,輪換著打。
甲板前后,各放置兩個火盆,把火點燃。
一旦遇敵,才能最快的引燃火繩。
他這些經驗,是在金川前線學的。
那些蠻兵在碉樓中,就是這樣做的。
一想到那些可怕的日子,他就渾身不自在。
那才叫戰爭,不論你站在什么位置,穿什么盔甲,武勇高低,區別都不大。
炮子,槍子,下一秒打中誰都有可能。
能活下來的,都是命硬的。
眼前這種破打仗,簡直不值一提,只當是信步游庭了。
一聲吶喊打破了他的思緒。
“把總,前面就是貢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