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然,他們只是忽略了人性。
因為官府也好,幫派也好,那都是集團的利益。
損不損,和個人沒有關系。
而也許有一天,自己就是那個落難的人,誰不希望有一個義薄云天的結拜兄弟,從天而降
所以,這種現象必須頌揚,大大的頌揚。
而那些過度崇尚集團利益的人。
可能是年齡還小,信了書本,沒有被社會毒打過。
也可能是蠢,把自己帶入了“嚴閣老,趙尚書”之類的角色,精神上邁入了王侯將相。
還有那么一小撮,是真的好壞
方捕頭的尸體,已然看不出人形了。
他的死,就是眾人納給李郁的投名狀。
殺官,和造反,就是一步之遙。
“把箱子搬走,船鑿沉掉。”
林淮生下了命令,然后就返回大船。
眾人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最短的時候內銷毀了證據,趕緊溜之大吉。
尸體,隨著水流會慢慢的飄到其他區域。
這樁案子,就成為了無頭案。
金銀全部送到了李家堡,等風頭過去,再論功行賞。
這些人都了解李郁的為人,知道不會虧待了自己。
笑嘻嘻的匯入主力船隊,去胥口鎮蹭了一頓酒肉。
剿匪事畢。
就是總結經驗,請功領賞的環節了。
馬忠義在折子里,將此次太湖剿匪描述的一波三折,非常刺激。
不過,利用春秋筆法提了一下乾隆關心的江南暗藏大魚的進展。
巧妙的引向了秘密幫派和本地胥吏團體的勾結。
因為,這是他覺得最合理的嫌疑人。
皇上多疑,對于天下大事都自己的判斷。
去年山東臨清的清水教王倫起義,收尾就過于倉促。
乾隆斷定,王倫的只是推在臺前的棋子。
背后,定然還有更大的反賊頭目。
只可惜,被索倫騎兵一波殺光了,斷了線索。
雖然朝中許多大臣覺得皇上是想多了,可結合后來的歷史看,乾隆是對的。
他是個很聰明的帝王,對此近臣多有體會。
乾隆從不真正信任任何一個臣子,哪怕是滿洲親貴,哪怕是親兄弟。
他是一個刻薄寡恩的皇帝,冷冷的坐在龍椅上。
無論是黔首賤民,還是一二品大員,都是他的棋子。
隨時可用,隨時可拋棄。
馬忠義閉著眼睛,沉思已達半個時辰。
額頭上冒出了汗珠,“伴君如伴虎”這五個字在他的腦海中來回晃悠。
“皇上,奴才盡力了。”
他在奏折中,提及了江南地區秘密幫派沉渣泛起的情況。
這是打預防針,也是預防未來被追究責任。
方捕頭死了,其實無所謂,無足輕重。
他最近正在權衡人選,看哪一方最有誠心。
都說人心隔肚皮,看不透對方誠心有幾何。
馬忠義可不會因此而煩惱,在他眼里,這個誠心,是要上稱的。
比如說,元和縣快班班頭黃四送了1000兩銀子,府衙捕班的趙班頭送了500兩。
那黃四的誠心,就是趙班頭的兩倍
衡量世間男女之間的感情亦大抵如此。
至少,很多人是這么認為的。
家奴劉路從市井帶回的消息里,也盛贊黃四此人公事勤勉。
把他在倉街那次抓捕江洋大盜的事,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通。
馬忠義聽的頻頻點頭,面無表情,揮手打發了他。
讓人找來了黃通判,
一見面,竟非常直接的詢問道
“維格堂李郁,有沒有可能殺官造反”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