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這個缺心眼的倒霉貨。
以上,大清百姓都懂。
所以,慘案發生足足一個時辰后。
才有一艘官船路過,發現,然后火速報告了滸墅鈔關監督。
監督立即把消息轉告了附近的八旗兵。
副都統海兒哈一聽,茲事體大。
帶一隊騎兵沿著運河查看,目睹了現場后。
不顧大雨地滑,縱馬狂奔入城。
一路闖進了巡撫衙門,這才有了開頭的一幕。
事后,李郁從巡撫衙門的一位熱心小吏那聽說了事情的全過程。
他對百姓的回避倒不意外。
不過,對清廷官吏的反應很感興趣。
沒有推諉,沒有敷衍。
而是一級級的,逐層上報。
那位報信的副都統,損了兩匹戰馬,路滑折了馬蹄。
還有一名騎兵,白茫茫分不清哪兒是路,哪兒是河。
沖進了河里,直接被河水沖走了。
而即刻,一個營的綠營兵就冒雨出城。
沿著大運河上下,來回的撈人,尋找證據。
每隔2個時辰,就輪換一個營。
清軍軍制,綠營兵一個營,大致在500人左右。
雖然戰斗力稀碎,然而還是聽話的。
連續數日的大搜捕,綠營兵病倒100多人,失蹤死亡20余人。
一無所獲
更糟糕的是,因為惡劣天氣。
甚至找不到目擊者
這讓馬忠義大罵,商船的良心都壞透了。
這踏馬的可是京杭大運河,來往如梭,白帆如云。
不是京郊野三坡,三天遇不到一個鬼影。
前面幾里地就是滸墅關,一年上交50萬兩稅銀。
然而,無論他怎么咒罵,你們快回來。
那些船,也不可能理睬他。
從船主,到水手,都互相告誡了,絕不承認自己在某年某月某日,經過了那一段運河。
沒路過,沒看見,沒有的事。
否認三連
“海兒哈都統,勞煩你帶兵,把方圓3里的人都抓來吧。”
“馬大人客氣了。”
海兒哈是大清的忠臣。
他帶領著500騎兵,在附近轉悠了幾天,成功捉拿了一些百姓。
終于有扛不住刑罰的,招供說出了一條線索。
那天,他在運河邊收小網。
曾聽到了炮聲,看到了幾艘船打起來了。
馬忠義聞訊趕來
“那船是什么模樣船上的人又是什么打扮”
“船就是普通的船,運河里天天過。船上人像是奔喪的。”
“什么”
“都戴著白孝。”
馬忠義一口郁氣,上不來。
他扶著墻壁,到屋外透了口氣。
“主子,你沒事吧”
“劉路,咱們爺倆在關外打獵的日子,還記得嗎”
“當然記得。”
“也許,過幾個月,咱們又得回關外嘍。”
“主子,是因為白蓮案嗎”
“是啊。皇上再仁慈,這次也饒不了我們了。”
馬忠義臉色的憂傷是真的。
劉路的忠誠,也不摻水分。
他默默的遞過手帕
“主子,沒事,奴才陪著你。”
“本官說句犯忌諱的話,關外苦寒,雖說是龍興之地,可個個都不想待,盼著入關過好日子。”
“奴才倒覺得,關外的人心踏實,不似這江南。”
“你說的對。”
主仆二人,在傘下頗為感慨。
江南雖好,人心太壞。
關外苦寒,可老鐵們憨厚啊。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