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膽的炮手才上前查看。
重新插了一根引線,
點燃后,這次成功炸響了。
眾人這才如釋重負,待炮膛冷卻后,查找原因。
然而,
半天也沒發現問題,只能記錄下來。
次日,
李郁看完了試炮記錄后,笑了。
他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兒。
引線太軟,沒能接觸到絲綢藥包。
解決方法很簡單,
一段鵝毛管,前段斜著剪。
將引線穿入其中,再插入尾部小孔。
如此,就不會有引線接觸不到藥包的尷尬了。
不要小看了這個隱患。
到了戰時,啞火是很打擊炮兵信心的。
當然了,
炸膛排第一位,炮兵的終極噩夢。
他在信中反復強調,
鑄炮胚的鐵水,一定要合格。
不要怕浪費,次品鐵水可以用作他用。
比如,
鐵制農具,鐵球炮彈,甚至是外銷鐵錠。
思想要靈活點,次品鐵錠賣給其他人,賺點銀子也是好的。
有幾個買家,是造槍炮的。
稍微次一些,他們可以接受。
在這種思想下,每一尊劈山炮都是質量精良的。
一個月,造出了21門。
兩種規格的劈山炮,
一種發射2磅炮彈,一種發射3磅炮彈。
都屬于絕對的輕型火炮,除了殺傷人馬,最多能擊毀盾車,木柵欄,木制箭樓。
目前,唯一依賴外購的是,鐵礦石。
幸好,產地不算太遠。
江寧府旁邊的馬鞍山鐵礦,此地的礦石質量尚可。
從當地私礦主手里,購買鐵礦石,再沿著長江運回來。
內河航運,不缺水手。
清月村的人,還有粵人水手,都可以勝任。
李家堡也有幾艘自有沙船,目前勉強夠用。
只要鐵礦石不被卡脖子,西山鐵廠就能全速開動。
只可惜,環太湖帶沒有鐵礦的存在。
否則,可以建設一個煤鐵復合體。
老胡來了,
是應李郁的邀請,來西山島參觀火炮射擊。
10門劈山炮,一字排開。
“李兄弟,這炮真不錯。你手底下有能人啊。”
“和你在金川前線見過的相比呢”
“光看外表,不如你造的。”
老胡俯身,用手掌撫過拋光后的炮筒,沒有毛刺坑洼感。
再用眼睛瞅炮膛,更是嘖嘖稱奇。
“開始吧。”
李家堡的眾骨干全部到場,
炮兵是臨時拼湊的,都是護衛隊里挑出來的。
“裝藥多少”李郁詢問杜仁。
“7兩。”
“老胡,7兩裝藥多嗎”
“夠了,前線的小炮也就這樣。再多,炮兵就不敢放了。”
“1斤吧,我相信陳師傅,張師傅的手藝。”
眾人傻眼,
于是現場重新拆開絲綢藥包,加量。
不過,炮兵們有些畏懼。
杜仁臉色不好
“誰點炮,賞銀2兩。”
然而,這些炮兵還是面面相覷。
這讓李郁的臉色有些難看,正要發作。
一年輕漢子分開眾人,站了出來
“我來。”
“我怎么看你有些眼熟”
“回老爺,上次您來礦山,賞了我一壺酒,一只烤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