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也不想節外生枝,猜測是太湖協的潰兵漏網之魚。
掀不起什么大浪了,隨他去吧。
直到揚長而去,駛入太湖。
胥口本就是個臨湖小鎮,鎮子里有一條河直通太湖。
蘆葦蕩中,
一隊人趴在泥地里,悄悄窺視著。
為首的是施令倫的親兵隊長,陳茂坤。
“隊長,施將軍會不會出事了。”
“別烏鴉嘴。”
“老陳,你清醒點。如果施將軍沒出事,這幫人敢大搖大擺的打掃戰場”
“我親自去打聽一下。”
陳茂坤因為受過施的恩情,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他是死是活。
他換了一身百姓衣服,悄悄的繞路,去了府城。
一路潛行,抵達府城外。
他看到了城墻上掛著的頭顱,頓時就暈了。
還有鞭炮聲。
醒來后,跌跌撞撞的回到了蘆葦蕩,已經是一天后。
路上,
他砍了一個騎驢的百姓,省了些腳力。
“施將軍死了。”
“咱們怎么辦”
有人提議“要么分了這些銀子,散伙吧。”
還有人說“分開會被官府通緝,不如聚在一起,去浙北山區落草。”
陳茂坤從悲痛中恢復過來后,
就一言不發,只是盯著所有人。
“老陳,你是隊長,你來拿個主意。”
“好聚好散,想散伙回家的拿著銀子走,留下兵器。想落草的,咱們有船有銀子,去浙北。”
很快,50人分成兩派。
其中十幾人想回家,不想吃刀頭舔血飯了。
有這幾十兩銀子,日子也能過下去。
陳茂坤看著這些人離去的背影,
轉身對著剩下的人說道
“他們當了叛徒,如果落到官府手里,肯定會出賣我們。”
“如果官府知道,太湖協的人還沒死絕,會怎么做”
眾人默然不語,
有人握緊了手里的刀。
“追上去,殺了他們。”
夜幕中,
三艘舢板載著剩下的30余人,消失在了太湖深處。
為了掩蓋痕跡,還在蘆葦蕩放了一把火。
熊熊大火,讓逃難的人心悸。
直到3日后,才陸續回到各自的村子。
府衙中,
李郁和黃通判徹夜未眠。
斟酌報捷戰報的細節,該怎么寫。
首先,
肯定要突出領導的作用,黃通判運籌帷幄,大擺空城計。
激勵城中兵丁奮勇殺敵,
全城百姓踴躍上城,叛軍膽寒不敢攻城。
之后,胡千總率軍出城,和叛軍激戰數場。
最終,
手刃施令倫,這個功勞夠大了。
而石湖巡檢,胥口巡檢,橫塘汛兵,金雞汛兵,守土有責,在黃通判的感染下,都有殺敵。
首級功勞各分了二三十顆。
李郁,也作為本府義民,被寫進了戰報中。
就連元和知縣張有道,也分潤了一些功勞。
熬到清晨,雞都叫了。
黃通判才讓人把戰報送了出去,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按照驛站的速度,
這份加急戰報,會在7天后送達紫禁城。
也就是說,黃通判需要耐心等待半個月,就能升任知府了。
“來,熬了一夜,喝點蓮子羹。”
黃夫人親自端著托盤來了,托盤里是兩碗精致的羹。
李郁道謝后接過,一飲而盡。
這倒是給黃夫人留下了好印象,覺得這個少年不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