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太湖幽靈號可以裝載24門炮,以及50桿抬槍。
李郁對于抬槍這種武器印象深刻,
在李氏一型火繩槍的基礎上,搞出了李氏抬槍。
總長度2米,六棱槍管加長加厚。
兩人協作,才能完成裝填。
主要是打霰彈,偶爾也打圓球鉛彈。
靶場試過,鉛彈能打400米。
霰彈能打200米。
某種程度上說,接近1磅炮的地位。
或者叫06磅炮。
有人說這玩意,
在槍里面,它打的最遠。
在炮里面,它重量最輕。
總之,李郁很欣賞這種跨界武器。
將他部署在了戰船上,填補火炮的空白。
靶場試驗時,
發現在前面用肩膀扛著的人太過痛苦,被震的七暈八素。
于是,
又增加了槍架,架設在甲板上。
抬槍架在上面打,就輕松多了。
而考慮到后坐力太大,火槍手打不了幾槍,就肩膀淤青。
李郁又給抬槍手,
配備了一種坎肩,穿上后,右肩有厚厚的皮革縫著棉花,能夠抵消一大半后坐力。
改裝這艘船,還有一個目的是,避免被認出來。
雖然概率極小,可還是存在的。
一旦乾隆得知,被自己耍的如此狼狽,
以他極度狹隘的心月匈,只要沒腦溢血,指定要盡起天下精兵,踏平太湖。
量大清之兵力,不死不休。
李郁有點忌憚,
清軍在金川之戰中展示出來的組織力,和后勤能力。
這可比什么名將,索倫突擊隊可怕多了。
一個1的高度組織力群體,可以輕松征服99的其余人口。
這在歷史上已經無數次被驗證過,
清軍入關,就是時間最近的一次證明。
后勤能力,
穿越人士都知道,花旗國大兵,打仗是如何的簡單粗暴。
用鋼鐵,午餐肉,還有可樂,冰淇淋,打趴了天天啃草,吆喝板載的小日子。
清廷雖然衰微,純純的農業國。
可是那么大的地盤,隨便刮一層地皮,就能拼湊起堆積如山的錢糧。
李郁嘆了一口氣,
他從未和任何手下講過這些,在染指大運河漕運之前,他不愿意和清廷開戰。
除非,
清廷識破了自己,展開圍剿。
那他就只能應戰,而且要打運動戰。
主動出擊,
利用四通八達的水系,炮擊江寧,炮擊揚州府,火燒清江浦。
然后,
再把江南段運河上所有的船只,一網打盡。
若是形勢危急,
他還會更加心狠手辣,
將淮安府、江寧府,到蘇州府的航線周邊2里,所有村莊,碼頭全部焚毀,水井污染。
這也恰好是清軍的傳統行軍路線,
沿大運河、長江行軍,糧草運輸、飲用水都有保障。
如此一搞,清軍的行軍速度就大減。
哪怕留下惡名,自己也在所不惜。
歷史,乃是成者王侯敗者寇。
只要掀翻清廷,坐上皇位。
自有無數大儒,為朕辯經
看著被魔改的面目全非的“太湖幽靈號”,還有一旁停泊的“嵇康號”十姊妹艦。
眾人都覺得信心倍增。
不過,李郁提出了去鑄炮坊視察。
“現在,火炮月產量幾何”
張老爹,自豪的說道
“以6磅炮為例,一月可以鑄250門。”
“這么快”
“對,因為用上了新技術。”
“你來給我講講。”
于是,張老爹再次搶功。
鐵范鑄炮法
優點是成本低,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