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聽不清談話的具體內容,但是從笑聲中就能判斷圣心。
皇上笑的越多,
此人在心中的地位就越高。
“朕欲在蘇州城中設滿城,你覺得怎么樣”
“皇上英明神武,臣贊同。”
“不要說這些空話,說點有依據的。”
“江南富庶,是朝廷的錢袋子。滿城落地,就猶如定海神針,江南可安心。”
“說的好。”
乾隆來了興致,他也是這么想的。
瞧著時間,快到了午膳時分,
就隨口說道
“回去后,就把署理去掉,轉正。你好好琢磨琢磨,第一把火,怎么燒的漂亮”
“臣想請旨,在蘇州一府九縣,進行一次大清洗”
“嗯”
黃文運昂起頭,看著皇帝投過來的冷冷,狐疑的目光。
大聲說道
“江南承平日久,不滿朝廷者,私分稅賦者,勾結幫會者眾多,他們都在挖我大清的墻角。”
“告訴朕,你想做什么”
“臣想請旨,在一府九縣一廳打擊潛在反清勢力,為朝廷除逆,為國庫聚財。”
黃文運越說越激動,聲音太大。
殿外的兩人也聽到了,相視一眼,無語。
和珅點點頭,于敏中搖搖頭。
“老夫眼拙,看走了眼。”
“老大人不必自謙,和某也看走了眼。”
“怕是江南六府,沒得安寧嘍。”
“和某記得,于大人的老家就是在江南吧”
“是啊。”
老狐貍,小狐貍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
貌似漫不經心,實則親切的交換了一些想法。
終于,
殿內傳出了黃文運的腳步聲。
只見他低著頭,小碎步后退著,一直退到門檻處,才轉身。
“于大人,和大人。”
兩人只是點點頭,就算是打過招呼了。
并無初次見面的熱情,
因為,非我同類,不是一條心。
黃文運,在他們眼里已經是一條隨時準備咬人的瘋狗。
走在紫禁城,
黃文運刻意放緩了腳步,想多看幾眼。
引路的小太監大約也是司空見慣,知道外官的心思。
偶爾還小聲介紹一句,
那邊過去是御花園,這邊過去是軍機處。
直到走出西華門,
黃文運回頭望了一眼,巍峨的宮墻,還有肅立的黃馬褂侍衛。
才長長松了一口氣,
坐進馬車,開始回味皇帝的一些話。
“你有這份心思,朕很欣慰。”
“朕的盛世,雖無大患,卻有隱憂。各地,小股民亂,匪患,層出不窮。都是一個窮字鬧的。”
“你的這番話,說到了朕的心坎里。江南的很多人太不像話,他們領著朝廷的俸祿,卻和白蓮、天地會、鹽幫勾勾搭搭。就連朕的銀子,他們都敢分。”
“朕不能明發上諭支持你,但是你盡管放手去干。半年內,甭管有多少彈劾折子,朕一概不理睬。”
“記住,你要干出成績,朕才能堵住那些人的嘴。干的好,朕會提你做按察使,布政使,乃至更高。若是干砸了,朕也會留你一條命,貶你去關外,和馬忠義一起放馬。”
“最后,朕送你一幅字。”
黃文運閉著眼睛,內心如翻山倒海。
對于皇帝的忠心,好似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同那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發自內心的,
被皇帝靠近自己,低聲說的以上一番話,感動了。
那可是天子啊,如此的掏心掏肺。
作為一個臣子,夫復何求
唯有速速趕回蘇州府,大干180天。
說來也巧,和他有“相同忠心”的竟是一位旗人。
鑲白旗后裔,祖上做過御前侍衛,早已破敗的多隆。
他最近一直在期待著,頂差
旗人有個規矩,父輩的差事,子孫繼承。
一般是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