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要把周邊的碼頭,全部干掉”
“老范,還是你懂我。”
倆人哈哈大笑。
胥江碼頭周邊50里,還有多個碼頭,大大小小的。
把這些碼頭全部干掉,就形成了局部壟斷。
李郁在日記本上寫下
世上最賺錢之生意,
無非三樣,
壟斷經營,收保護費,牌桌抽水
別問理由,問了就覺得有一種“沒有被知識污染過的單純”。
胥江碼頭的消息,
很快在府城的官紳圈子傳開了,許多人開始打聽。
最好的人選,自然是范京范典史了。
作為范家的女婿,吳縣縣衙的四爺,這身份很容易引起好感。
一句話,自己人
這也是李郁當初刻意為范京打造的人設。
李家軍,
需要一個楔入官場的自己人。
老胡是自己人,但是他綠營游擊將軍的身份,有點礙眼。
任何時代,
一個帶兵的武官,和地方上接觸過多,都是大忌。
李郁,大約是把謹慎浸透到了骨子里。
然而,
很多人是嗤之以鼻的,瞧瞧你做的這些事,哪一件是正經謹慎人干的出來的。
范京很忙,
忙的一天喝三頓,頓頓不重樣。
同僚,豪商,士紳都給他送請帖。
吃不完的酒宴,數不清的笑臉。
簽押房里,
范典史的請帖,堆起1尺高。
門子把紙拿去賣了,還換了一頓酒錢。
這些都是燙金厚紙,不是一斤5文錢的廢紙。
范京,
每天醉醺醺,到衙門口就吐。
然后,街上的幾條流浪狗吃掉后,也變得步伐輕盈,左右搖晃。
成為了府城閑人們的話題之一。
范夫人,
也只能嗔怪的每天照料,酒鬼。
然而時間久了,
總是會影響感情的,忍無可忍的范夫人,沖到酒樓一頓哭罵。
世界,終于清靜了。
夫君的眼神恢復了清澈,不再撞錯門,認錯人,引起不必要的傷亡。
胥江碼頭,
處于府城西側,且在京杭大運河的西側。
周邊的地,李郁買下來了500畝。
其中有一半,是沒花錢的,屬于橫塘鎮死難者的產業。
嚴監生,
終究是知道輕重的,沒敢來鬧。
倒是腆著大臉,想在碼頭開個綢緞店。
李郁竟然一口答應了,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元和知縣張有道說,
嚴監生家房子沒著火,屬實出乎意料。
楊云嬌就悄悄詢問過,
李郁笑而不語,表示就是為了攢點功德。
畢竟,
以后會經常干有損功德的事。
“老爺,你要是真信這個。奴家就去廟里捐點香火錢。”
“改天吧。”
“哦對了,奴家突然想起來,寒園寺在搞義捐。”
“捐什么”
“為無家可歸者捐,建暖房。”
暖房,俗稱雞毛房
其實就是相對密封的屋子,僅留一門。
地面鋪厚厚的稻草、雞毛。
冬日嚴寒,無家可歸的乞丐可在內躲避過夜。
否則,
一場雪下來,就成了路倒。
雞毛房在京城較多,房費是三文錢。
所以,
京城的乞丐,在冬日最嚴寒的那幾日,會四處討錢。